时间:2022-12-11 22:07:01来源:微信公众号海曙发布
龙观乡党委书记虞挺发布《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规划指南》。受访者供图
当地时间12月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国角浙江日活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海曙区在现场发布了首批生物多样性标准化成果——《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规划指南》。这是继去年受邀参加COP15第一阶段会议平行论坛后,海曙区再次亮相COP15大会并发布重磅成果。
海曙区是集中心城区、郊区、山区等空间形态为一体,融易新媒体,汇聚了山水林田湖等各类生态地貌的复合型城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9.8%,拥有水库山塘122座、河流364条、大中型水库3座,是宁波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地。
观顶湖(蒋建国 摄)
去年底,海曙区在龙观乡率先启动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试点项目,探索将生物多样性融入乡村治理以及生产、生活全过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加盟、社区参与”的治理模式,在增强生态系统韧性的同时增强经济发展韧性,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科学路径,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现场体验活动也入选2022年生态环境部和中央文明办的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规划指南》地方性技术规范由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海曙分局提出并归口,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由中国计量大学牵头起草完成。
据在现场作标准发布的龙观乡党委书记虞挺介绍,《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规划指南》地方性技术规范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要求,结合海曙区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的实践,从系统性、友好性、经济性、包容性4个方面提出了将生物多样性内容纳入乡镇相关规划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规划编制和修改的9个步骤,从生态型产业、亲自然生活、原真性生态、包容性治理等4个方面提出了规划的内容。
标准起草小组负责人、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虞伟告诉记者,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模式将生物多样性内容系统融入各类规划和决策,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民价值认同,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要体现生态友好,突出社区参与。此次发布的技术规范,将现有实践做法提炼转化成标准规范,通过标准的实施应用,确保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主要亮点是为生物多样性内容融入乡镇各类规划提供规范指南。这是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建设的关键问题,也体现了以标准化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创新做法。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地方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的角度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帮助构建更加先进、更加完善、更加优化的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标准体系,切实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助力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升级版。
龙观乡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试点以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重大区块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考虑生物多样性元素。据悉,龙观乡目前已经建设“蕨类绿道”“中华水韭池”“鸳鸯湖”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型基地20多处,安装人工鸟巢、人造灌木丛、“昆虫旅馆”等300多个,为林间生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今年,四明山环线公路安保工程雪岙路段施工前,还将100多株珍稀植物转移到宁波植物园迁地保护。
海曙生态环境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宏华介绍,去年以来,海曙区开展了四明山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评估,建立物种数据库,绘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电子地图。下一步还将推动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物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形成与产业发展互动,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实践的标志性成果,助力共同富裕样板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