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06 17:19:48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一些公司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等非法交易活动,不仅扰乱了金融管理秩序,还引发了大量经济纠纷。
有爆料人向本刊反映:“河北紫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紫府信息科技)做期货、外汇交易,公司法人郑磊与投资人签订《委托协议》,钱直接打到郑磊的个人账户,承诺每月2%的收益。”
“什么形式的奇特交易,能有这么高的利息?”记者对这个“天上的馅饼”进行了深入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紫府信息科技成立于2018年03月12日,法人代表为郑磊,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从经营范围看,紫府信息科技并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紫府信息科技公司的微信公众号显示,其涉足范围有黄金外汇投资,经济信息咨询,学习交流合作。
紫府信息科技的业务员向记者介绍说:“公司主营自动化交易程序研发和推广,现在有8个专利产品,每个程序适合的交易产品不一样,包括黄金、道指等。合作方式有两种:1.可以自己租赁程序自己交易,收益都是自己的2.可以开户托管,公司帮你运营,每月给你2%,每月10号发收益,10万就是一个月2000元,托管周期6个月,到期出金。起步5000美金或者3.5万人民币。”
记者表示了对赔本的担忧,业务员说:“保本保收益,正规合同都写着呢。公司有稳定盈利能力,自然能保证客户收益。”
随后,业务员通过微信发给记者一份客户签订的《委托协议》,协议的甲方为投资人,乙方是郑磊,并加盖紫府信息科技的公章;打款账户名为:郑磊,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卡号是“623058”开头的,开户行平安银行。
投资人的钱究竟是打到紫府信息科技还是郑磊的个人账户了呢?记者从平安银行石家庄平安大街支行核实到,该账号为个人储蓄卡。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2021年3月17日,记者应邀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恒大厦紫府信息科技的办公地,在前台报了业务员的名字,前台工作人员带记者到办公室等待。
随后业务员就到了,为了直观了解合同条款,业务员拿出一份客户签过的《委托协议》,内容与之前发给记者的一致。
《委托协议》显示“资金的用途与管理:甲方授权乙方对投资于本协议下的资金进行管理,其运作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及相关衍生品;收益:指按照约定由乙方操盘手为甲方资金实现的投资回报。”
针对紫府信息科技的运营模式,业务员介绍:“我们(公司)是负责做交易的,是把钱放在百汇BRC、CPT等平台里面,在他们这开户,以美金的形式入金。”
记者发现通过紫府信息科技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可以直接进入“捷凯”、“trademax”“CPT”及“百汇BCR”外汇平台进行开户。
业务员称交易(外汇)都是由郑总和公司的技术团队在做,有的人不放心,可以给你一个账户和密码,只能看不能操作。开户的和不开户的客户大概各占一半。
记者问:“为什么投资的钱打到郑磊个人账户而不是公司账户呢?”业务员表示,郑磊是紫府信息科技的法人,协议加盖紫府信息科技公章和郑磊的印章,转账也会有转账记录。
业务员告诉记者:“我个人也弄(投资)了3万元,上个月2天给我返了40多元的利息,也是郑磊个人账户打回来的。”
关于融资额度,业务员说:“公司成立三年了,现在有5000万元了,我知道投最多的是100多万元,有个同事做了50万元。”
业务员一边带记者参观公司一边介绍公司运营的外汇交易平台,称这些都是受监管的。公司摆放着“TradeMax Global Markets”、“CPTMarkets”外汇平台的代理授权书。
记者与这两家平台取得联系。
“CPTMarkets”平台客服回复记者:“此授权书只授权于该公司,至于该公司运营情况,与本平台无关。”
“TradeMax Global Markets”客服回复:“经查看,您询问的牌照是旧版的,我们目前并未授权给任何一家公司经营权。”
紫府信息科技开展外汇交易,并以此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吸收资金的行为合法吗?
记者与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取得联系,得到的回复是:目前在中国大陆范围内不管是自己做还是代理外汇按金交易都是不合法的,以这个名义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也是不合法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紫府信息科技通过公众号向社会公众提供外汇交易开户二维码,依据《违反外汇管理处罚施行细则》的规定,涉嫌私自经营外汇业务和私自买卖外汇,可能会构成扰乱金融行为。
投资人与郑磊签订的协议,资金也是打入郑磊个人账户,是个人行为还是代表公司呢?协议承诺给投资人月息2%这么高的收益,如何保障?紫府信息科技是否取得融资许可?
3月18日,记者来到紫府信息科技采访。前台胡女士带记者到郑总办公室,恰巧郑总不在。记者说明来意后,胡女士表示《受托协议》是跟公司签的,随后她把采访提纲和相关材料拍照发给郑总,并与郑总通了电话,然后转达郑总的意见,拒绝接受采访。
根据最新颁布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的规定,紫府信息科技未经主管部门批准,面向社会公众,以6个月为周期,承诺月息2%的方式吸纳资金,涉嫌非法集资。本刊将向相关部门反馈此事,并持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