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27 14:30:58来源:互联网
扶贫车间(文旭 摄)
近年来,威宁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各项惠农政策,注重地方特色,突出重点,真正把这一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并亮点纷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选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
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县城安置点周边建成服务搬迁群众幼儿园5所、小学4所、初中1所,新建妇儿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室8个,充分保障9210名适龄人口就学和搬迁群众就医需求。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全面摸清搬迁劳动力家庭的总户数、总人数,劳动力基本情况和就业意愿,根据劳动力技能特点、年龄结构、家庭因素实行搬迁群众“一户一方案”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工作针对性;坚决保证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就业”,发现“零就业”家庭,限时1周内动态清零;采取“劳务公司+分公司+合作社”的形式,成立劳务公司,各安置点乡镇(街道)成立劳务分公司,安置点自管委成立劳务合作社,充分发挥劳务公司市场主体作用,“行政+市场”双管齐下,着力解决就业难问题,提高综合就业率,实现户均就业2.81人;强化就业帮扶措施,通过劳务派遣就业一批、县内企业务工就业一批、蔬菜基地务工就业一批、行业部门帮扶就业一批、手工车间务工就业一批,多渠道增加搬迁群众收入;统筹各级各部门就业岗位资源,采取行政措施和市场行为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县内外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岗位信息台账。
文化服务全覆盖。目前威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建成社区文化服务室11个、篮球场10个、健身路径器材15套,开展送文化进社区活动27场次、感恩教育121场次、普法教育110场次、市民意识教育108场次、创建文明家庭及勤劳致富模范户356户、评选身边好人68名,安置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搬迁群众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明显提升。
社区治理体系全覆盖。目前威宁新增2个街道,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网格化管理方案,采取街道+社区+自管委+小组长的四级管理网格,形成了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的管理格局,实现了安置点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设立“易地扶贫搬迁服务热线”,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受理登记,分类转办,专人跟踪,定期回访,畅通搬迁群众诉求,提升搬迁群众满意度;安置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安置区由自治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包保后续扶持和社会风险防控,1万人以下的安置区由副县级领导干部包保;按照一小区一警务室的要求建立小区警务室6个,配齐警务车辆及设备,实行24小时不定期值班巡逻,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和警务力量覆盖率达100%。
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目前,在安置点共建立党总支4个、党支部11个,建立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9个,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坚持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