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7 13:08:15来源:互联网
华声网:新一轮带量采购方向或将为骨科,国内龙头企业股价迅速下跌
记者 | 原祎鸣
编辑 | 许悦
近日,一份由国家医保局印发的《关于开展高值医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购数据快速采集与价格监测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流出,标注日期为11月20日,这份文件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随着11月5日第一批带量采购结果出炉,冠脉支架均价降幅高达达93%,由1.3万元直接降至700元,业内一直在猜测下一个带量采购的重点领域。
目前中国高值医用耗材细分领域中,血管介入领域和骨科植入领域市场占比为前二,分别为37.2%和25%。另根据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约为304亿元,到2023年可增长至520亿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在15.05%左右。因此,业内普遍推测下一个带量采购的重点领域为骨科领域。
与第一批高值耗材集采不同的是,这一轮集采大大扩展了耗材品类数。
《通知》显示,第二批医用耗材清单主要包括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除颤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类,涉及产品信息1万多条,具体到规格号约32万条。同时,针对第一批血管介入类、非血管介入类、起搏器类、眼科类产品进行增补。
11月14日,全国首次实行多品种、多规格带量采购在山东施行。据齐鲁网报道,融易新媒体,在淄博-青岛-东营-烟台-威海-滨州-德州七市联盟带量采购中,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最高降幅已经超94%,平均降幅67.3%;血液透析类中选产品最高降幅66%,平均降幅35.2%。据了解,2021年1月,骨折、尿毒症等患者将用上降价后的中选产品。经初步测算,七市年节约医保和患者个人费用约5.6亿元。
但由于骨科创伤类产品属于骨科植入耗材,涉及厂商较多,品规繁多,在目前范围内尚未有省份或是市级联盟进行集中带量采购。
与冠脉支架领域不同的是国内企业的占比。在冠脉支架领域中,外企参与比例低,集采竞标过程中,外资占比仅为32%,而目前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等领域中,市场份额主要由外资品牌占据。
因此有业内人士不认为新一轮带量采购的降价力度会和冠脉支架领域一样“猛烈”。华泰证券的相关人士指出,骨科脊柱及关节产品目前格局仍以外资品牌为主,与国产企业相比,外资的成本额外涉及运输费、海关费等项目,一般定价更高且降价动力不足。因此,脊柱及关节如若执行国家集采,最终降幅或与支架有一定差别。
此外,新一轮带量采购执行后,骨科领域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很可能大幅度提高。据了解,目前国内关节领域的国产化约为27%,国内券商分析师预测未来至少有40%市场份额上市空间,预计国产化将达60%-80%。
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集采政策有利于骨关节企业直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降低生产成本,挤掉经销商利润水分。预计中选关节类产品销量提升250%,可能最终对爱康医疗和春立医疗影响偏积极。
与心血管领域类似,骨科领域也是医疗贪腐的重灾区。界面新闻记者此前曾报道,一名前骨科耗材从业人员在西京医院公共区域贴实名举报信,举报骨科科室成员收取20%—35%的医疗回扣。举报人曾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医疗回扣在骨科领域已经是多年来的“潜规则”。
然而此次集中带量采购,将极大程度的切段中间的利润环节,有利于产业环境净化。
也有业内人士依据冠脉支架集中采购的经验来分析,新一轮集采可能并不会有如此多的品类。医疗器械营销专家王强11月25日对时代财经表示,“根据冠脉支架集采的经验,集采一般会选择个别品类单独进行,估计第二批医用耗材集采最终只会出现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
虽然集采很可能会为国内企业带来正面影响,但昨日《通知》流出后,国内骨科龙头企业股内价集体下跌,截至11月25日收盘,爱康医疗、三友医疗跌幅分别为12.5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