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3 20:39:15来源:融易新媒体
杉杉股份西服起家,上世纪90年中期实现上市,没过多久跨行全面转型锂电材料,成为锂电巨头,背后一手运作之人是郑永刚,他也被人称为.壳王”。
郑永刚,宁波籍商人,实业起家,也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屡屡在二级市场运作壳资源,实现巨额利润,如今在他的运作下,杉杉股份又准备收购韩国财团LG旗下LCD偏光片资产。
一次新的转型再次上路,巧合的是,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又遭到冻结。
一个月前,杉杉股份披露一份高达50亿元的并购案后,上交所对该标的资产收购的合理性以及一些细节发了问询函。时隔一个月,杉杉股份对问询函进行了回复,并对预案进行了修订。
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增加了收购资产的客户、财务等情况,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公司非常看好LCD偏光片资产。
根据报告书显示,偏光片是生产LCD的关键部件,而LCD则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屏幕上广泛使用。
锂电巨头50亿并购再转型
杉杉股份前身可追溯至1989年,当时,郑永刚为宁波甬港服装总厂厂长,三年他联合其他四家公司联合成立杉杉股份,公司成立四年后,便在上交所上市。
踏入资本市场后,郑永刚逐渐成为资本运作的高手,1999年,郑永刚开始开始布局新材料行业,并成为一家锂电池材料供应商,从此开始全面转型,多年后公司已成为一家锂电巨头。
然后,时隔没多久,杉杉股份业绩面临下滑,郑永刚正在准备再次转型。
6月9日,杉杉股份(600884.SH)公告表示,拟以7.7亿美元收购韩国财团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
来源:杉杉股份公告
如今,近些年一直专心做锂电材料的杉杉股份为什么看上了和其业务没有关系的LCD偏光片行业?
2000年前后,杉杉股份由服装行业转型锂电池材料,2013年,其锂电业务正式超过服装业务收入。此后,随着特斯拉的崛起,全球新能源汽车掀起一次汽车革命,杉杉股份的锂电业务规模不断水涨船高。
杉杉股份的锂电业务收入从2013年的21.63亿元,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增长至2019年的67.9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78.24%。事实上,杉杉股份的锂电材料业务收入已2018年达到峰值,当年公司锂电材料营业收入为70.0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79.13%。
锂电材料不仅收入出现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扣非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其实杉杉股份锂电材料的净利润比营收提前一年达到峰值,2017年,杉杉股份的扣非净润为4.41亿元,到2019年已下降至1.61亿元。
来源:东方财富
更让人惊讶的是,全面转型锂电材料后,杉杉股份起家的服装业务,业绩却是逐渐下滑,到2019年该业务已开始出现亏损,全年亏损393.4万元。
虽然杉杉股份的服装业务于2018年6月实现香港分拆上市,但是,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从4.76港元/股下跌至,如今的0.65港元/股。
所以,杉杉股份的两大业务一个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一个已经开始亏损,转型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6月14日,杉杉股份公告称,杉杉控股及郑永刚持有的公司股权又遭到了冻结,不过原因是杉杉控股给别的公司担保,对方未还钱造成。
对此,杉杉股份公告称,该次冻结对上市公司经营不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