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03:48:51来源:互联网
中国昌吉网(记者 明文团)在阜康市天山深处的四工河谷上游的龙脊山,一幅幅岩画就像镶嵌在大地的宝石,随着这次考古侦查,开始散发出其独特的光芒。
搭弓射箭、围捕猎物、驾车徐行、骑马飞驰、欢快起舞、多人祭祀……在博格达峰岩画上,数千年前的生活场景得以再现。
“这里的岩画是画者用石质工具通过密点敲凿法制成,多为人物和动物的剪影,边缘粗糙,大多数未经磨制。有小部分边缘比较规整,表面光滑,也可能是用硬度更硬的石器或金属工具雕刻并打磨过。”原昌吉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迟文杰说。
博格达峰岩画是新疆迄今发现的岩画遗址中独特少见的。“这是目前新疆地区已发现的岩画中,海拔位置最高、年代跨度较大、序列完整的岩画群,而且早期岩画的风格独特。这个岩画群体量较大,内容非常丰富,有独立人物、动物的个体画面,也有多人多物成组的大场景画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说。
图为考古侦查队员正在察看一处博格达峰岩画。图片由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岩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于,它记录着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社会关系和宗教信仰,以及为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发生的行为方式提升,是研究早期人类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依据之一。
博格达峰岩画的保存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这次侦查的目的是对岩画的分布范围、遗存面貌、内容风格及相关古代交通路线等信息进行摸底侦查,对岩画进行规范化、标准化采样及考古测量绘图,用成体系的文字信息、照片视频素材、三维建模等,形成更为精确的一手研究资料,完成科考报告、保护利用项目建议书。
博格达峰岩画2012年被批准为阜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岩画上的图案大部分都保持着清晰样貌。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博格达峰岩画的保存现状令人担忧。
此次考古侦查发现,虽然岩画地处人迹罕至的高山峡谷间,但是近年来遭受破坏的情况日趋严重。岩画数量已经大大少于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的岩画数量,很多岩画已经非常模糊,甚至无法辨认,还有现代人人为的刻画、破坏。
博格达峰岩画损坏的主要原因:一是因大气环境的变化和岩画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岩画的岩壁风化脱落、受雨水侵蚀和苔藓覆盖等。二是随着新疆天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博格达峰知名度提高,前来博格达峰摄影、特种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加之文物保护宣传不到位,个别牧民、游人随意对岩画进行添描、涂画和刻写。另外,岩画所在地为三工河乡大泉中心村草场,动物的蹭擦使2008年设立的保护围栏56处损坏,一些岩画面目全非。岩画的保护力度需要加强。
图为考古侦查队员进行博格达峰岩画田野侦查。图片由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博格达峰岩画研究和保护亟待加强
自2005年发现博格达峰岩画以来,因为山高谷深,道路艰险,环境恶劣,加之经费困难等制约,阜康市及有关单位还未开展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对其分布情况、基本内容还缺乏全面的了解。
虽然此次考古侦查队对博格达峰岩画开展专项考古侦查,但对博格达峰岩画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专业知识欠缺、研究水平不高等问题,在岩画年代学、生态学、美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动物学、植物学、符号学等等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在田野考古侦查结束的第二天,专项考古侦查组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在座谈中大家针对当前博格达峰岩画的侦查研究和保护利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郭物认为,2008年虽有学者对博格达峰岩画进行过侦查并发表文章,但没有对博格达峰岩画及其古代交通路线展开详细考古侦查工作。这次考古侦查结束后,考古侦查组将结合岩画内容及其古代交通路线、周边历史风貌,撰写一份详细的侦查报告。
迟文杰提出,他们将邀请自治区文旅厅文物管理处负责人参与,融易新媒体,针对岩画保护利用起草一份项目建议书,启动博格达峰岩画保护项目,并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永存于世。
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闫松梅建议,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科技中心数字考古技术,建立博格达峰岩画“数字化”数据库,在博物馆展厅开启“博格达岩画云展示”,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先民的文化遗存,展示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