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5:36:02来源:经济日报
斯金平(浙江农林大学省级现代粮食产业学院院长、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林下种养内生动力强劲,林下黄精、三七、石斛、天麻、人参等高效种植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湖南省新化县2018年开始在政策引导下,通过项目与品牌带动、企业主体等要素汇聚,着力发展黄精林下种植。该县成立黄精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黄精产业发展办公室、黄精产业协会等服务组织,出台专门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围绕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化黄精”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黄精之乡”项目和品牌建设,融易新媒体,推动黄精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从事黄精种植和产品开发的相关企业和合作社388家,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综合产值突破8.2亿元。黄精种植面积已达9万亩,其中2022年新增高标准黄精种植基地9200亩,育苗面积252亩,成为全国黄精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县之一,1万亩以上基地4个、1000亩以上基地10个、500亩以上基地25个、100亩以上基地82个。颐朴源黄精科技公司、绿源农林科技公司、天龙山农林科技开发公司、唐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1家企业和合作社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已开发黄精干、九制黄精、黄精代饮茶、黄精饮品、黄精超微粉、黄精酒、黄精糕点、黄精饼干、黄精面条、黄精速溶饮料等20多个产品,有效延长了黄精产业链,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年生产加工黄精1600余吨,初步形成了产品多元化、生产组织化、产业链条化、营销品牌化的发展格局。
云南省澜沧县以“村集体+企业+技术团队”生产模式打造林下中药材乡村振兴特色产业。2012年,朱有勇院士团队在该县成功开展林下三七种植试验。2022年,该县累计种植林下三七1.21万亩,有机三七产量达348吨、产值6.96亿元,覆盖10个乡(镇)15个村,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激励奖励等方式,带动农户2889户10400人,实现户均增收2.5万元,带动临沧市其他地区建设面积10万亩以上、产值达40亿元以上。林下种植三七,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和黑色大棚设施,在林下自然环境中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减少近二分之一生产成本,同时,林下有机三七属于纯有机产品,无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品质优良。
贵州省锦屏县引进浙江铁枫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铁皮石斛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为技术支撑,建立“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种苗与生产资料采购、分户经营管护“四联四统一分”模式,在铜鼓大同、龙池架寨、三江便团等地建立铁皮石斛林下栽培基地18600亩、种苗驯化基地400亩,建成年产5万斤石斛枫斗加工厂、年产200吨石斛中药饮片加工厂,开发石斛花茶等石斛系列产品25种,龙池石斛田园等3个石斛森林康养基地成功举办4届锦屏石斛花节,累计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形成林农文旅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受益贫困户5321户21977人,年产铁皮石斛鲜条334.8吨、铁皮石斛鲜花279吨,实现年产值2.1762亿元、亩产值1.17万元,为该县如期脱贫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黑龙江省利用林区自然环境优越、昼夜温差和湿度较大、气候湿润、阳光充足等优势,持续推进“小木耳、大产业”溢出带动效应,创新发展食用菌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升级,围绕特色农业做文章,着力在做精一产、做强二产、三产融合上下功夫,持续推动木耳产业全链条、品牌化、高质量发展。2021年黑木耳鲜品产量达319.5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5.52%,培育出省级以上黑木耳龙头企业15家。其中,牡丹江市黑木耳栽培规模达20.5亿袋,总产量103万吨,总产值79亿元;建立标准化园区100个,专业村215个。伊春市黑木耳栽培规模达5亿袋,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近18亿元,为乡村产业振兴、林农创业致富蹚出一条新路。(本文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