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7 10:35:02来源:21世纪经济网
【直报网北京4月2日讯】(21世纪经济网)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保持在60%左右,一直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但2022年,受限于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预期转弱,全年消费比较低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下降,仅为2021年(65.4%)的一半,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增长和就业。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消费场景修复、消费政策加力提效,消费快速回暖。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消费由降转增,但整体依然偏弱,直接反映出居民预期不稳、消费意愿不足。为使2023年消费能更好发挥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恢复和扩大消费需要精准再加力。
当前,导致消费低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疫情扰动外,部分居民消费意愿也在下降,不敢消费问题比较突出。那么居民为什么不敢消费?部分居民收入偏低,加之地区和城乡间基本民生保障的差距以及一部分人的基本民生保障问题,直接影响了这部分人的消费积极性,从而形成了如下局面:有些人想消费,却没有钱;有些人有点储蓄,也想消费,却不敢消费。
中低收入人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合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但他们中间不少人担心于孩子上学、家庭防大病、买房子、老人养老等一系列意外支出,也不敢痛痛快快去消费。所以,当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之后,基本实现国民民生的基础性保障,事关我国消费市场和国内大循环的稳定与壮大,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基础的结构调整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一定要主动担当,抢抓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能力作为更大力度积极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和着力点,进一步创新消费支持政策,加力促进居民消费,释放消费潜力,加快消费回升,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第一,继续实施阶段性发放消费券和税收减免政策。全球疫情三年来,政府发放消费券作为有益的探索,融易新媒体,有效地促进了餐饮、商场等行业消费的恢复和发展,幷逐步向文化、旅游、家政等行业延伸,下一阶段可进一步增加消费券发放数量,幷逐步将生活服务业中适宜的行业全面纳入发放范围,加快促进消费回升。近年来,汽车、住房等领域实施的阶段性减免税政策,在稳定消费和扩大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可延续实施,通过税收优惠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扩大结构性消费。另外,当前居民消费正处于升级换代中,消费税的税目税率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扩大消费需求。
第二,进一步落实好收入支持政策。决定消费走向的,关键还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归根结底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财政要进一步优化支出政策,中央财政要以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能力作为落脚点,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改变补贴方式,从具有限定性的消费券向现金直补的方向转变,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众,政府应直接给他们发放现金补助,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相关支出一部分采取直达机制由基层政府执行,另一部分可以直达需要纾困的对象。进一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举措,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帮助农民工、脱贫人口、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工资性收入。进一步优化相关税费政策,加快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居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稳定扩大消费需求。
第三,适当增加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公共消费支出,拉动消费需求。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消费支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有效提升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有利于低收入阶层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进而提高社会消费总水平。因此,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加财政支出规模,要重点关注民生,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幷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不仅可以通过公共消费直接拉动消费需求,而且相关公共消费可以替代个人消费,从而通过节省居民必要开支提高可支配收入,彻底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从而让他们敢于消费、愿意消费,进而扩大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