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08:56:01来源:北京日报
近日,南京某动物园推出“云认养”服务。网友通过微信小程序付费认养后,不仅能获得纸质证书,还能定期收到认养动物的生活近况反馈。对此,有人认为是动物园积极转型的范例,也有人担心“云认养”会流于形式。
受疫情影响,这些年很多动物园的运营都较困难。一方面,动物园是重资产模式运营,前期建设投入、后续的园区维护以及生物资产的养护开销都很大,整体行业利润率本就偏低;另一方面,融易新媒体,许多动物园重公益轻经营,严重依赖门票收入和财政补贴,一旦客流量减少,受到的冲击显而易见。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动物园屡屡“穷”上热搜,此次引发广泛关注的“云认养”活动,正是园方在困难之下面向社会公众的解困之举。
长期以来,动物园被视为一种商业娱乐设施,动物成为靠展示、喂养和表演赚钱的商品。随着人类对动物福利的认识不断深入,动物园也被赋予了新的职能,即不再简单地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而是充当科研设施以实现物种延续;不单单是教授生物学知识的科普场所,更让人们深思在人、动物、自然三者关系中,人该如何做得更好。正如有人感叹,一座好的动物园,能让人获得愉悦和知识,以及责任感、使命感和“爱”。从这个角度来说,“云认养”宛如一座桥,联结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具有很好示范效应。
事实上,依托互联网的媒介优势,今天的动物园在丰富经营方式上大有可为。“齐刘海”狮子、“国字脸”猴子、“狲思邈”兔狲等一大批动物在科普大V的宣传和算法的助推下成为网红,不仅为一些位置偏僻的动物园带来了大量客流和捐赠,更为动物园破圈提供了多元思路。传播媒介的升级正在帮助更广泛的人群对动物产生亲近感,动物园当有一叶知秋的敏感,把功夫下在平时,立足核心优势多做创新。当参观者有了更好体验,收入的上升自然水到渠成。
在号称“中国最穷又最好”的西宁野生动物园门口有这样一句话:“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期盼每个动物园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创新运营模式、匹配社会需求,帮助人们爱动物、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