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 19:07:02来源:中国网
近期,融易新媒体,新华社制作了一个名为《扯牌屋·谁最心机》的视频并投放到国外互联网平台上,向全世界展示美西方政客操弄传媒机器搞“颜色革命”的阴谋和“阳谋”,引发多国网友的关注和点赞。片中对美西方国家在国际政治中传播的虚伪人权观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指出“人权就像花10美元就能买到的玩具枪,谁不和我们一条道,我们就拿它对准谁”。视频进而揭示,美西方的人权大棒一般都是在需要的时候被用来瞄准其所刻意炮制出的价值观敌人。
作为一种与金融杠杆相配合、策应的政治杠杆机制,除了赤裸裸地拱火发动战争之外,美西方国家屡试不爽的手段就是通过其“公民社会”组织网络有目的地渗透目标国,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传播技术手段和雄厚的活动资金,通过资本主义强大的传媒机器和网络来影响对方的传媒、教育体系,播下“狄森特”政治病毒的种子,等待时机酝酿发动“颜色革命”来推翻别国的合法政权,以达到地缘政治的战略目标。“狄森特”政治病毒传播的目的并不复杂,就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为了资本的持续增殖,设法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拱火、诱发目标国的社会动荡,进而开动其“战争套利”机器源源不断地创造垄断利润。
受地缘政治格局嬗变的影响,当前中国国家安全存在外部环境的极大挑战,甚至会引起“风高浪急、惊涛骇浪”的局面。回顾过去三年中国防范新冠病毒等微生物病毒侵袭的斗争历程,尤其要注意一种存在已久的以人权问题为表象和载体的“政治病毒”,正通过高度发达的互联网自媒体进行的侵袭与传播。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把这种旨在操弄、发动某些“持不同政见者”以所谓“人权”主张来对抗主权国家正当合法治理行为的“政治病毒”,称为“狄森特”政治病毒。
所谓“狄森特”(dissenter),在现代西方政治思想脉络中也被称为“不从国教者”,最早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斗争过程,以16世纪瑞士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对基督教经典那种“六经注我”的解读为基础,往往打着所谓“良知自由”的政治革命旗号,号召以信徒个人的所谓“信仰自由”来对抗国家的正当法权。这种政治病毒传播所造成的第一次“政治疫情”,就是16世纪末法国王室与胡格诺派教徒的血腥战争,并对近代所谓“加尔文教共和国”的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18世纪末美国的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历史巨变的产生。
自从这一政治变异现象出现以来,一个国家形形色色的“持不同政见者”被包装美化为“忠诚的反对派”,往往通过发动“公民不服从运动”来要求本国政府在治国战略方针上改弦更张。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互联网传媒技术的推波助澜下,“狄森特”就会从一种原本旨在保持个体“良知自由”的思想,演变为旨在摧毁国家主权与安全、肆虐全球的政治病毒。
受这种政治病毒及其意识形态载体所侵袭的国家,毫无意外地会因其固有的某种内部治理痼疾而引发各种形式的动乱——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这种政治病毒与国家民生、人权问题糅杂到一起的时候,就会引发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所提过的“民生尖叫”。从20世纪90年代的“苏东剧变”,到后冷战时代以来的历次颜色革命,都能见到这个政治病毒借所谓“公民社会”的组织网络进行渗透、扩散的身影。
自本世纪“颜色革命”阴影再现以来,示威者为了瓦解主权国家的权威,往往选择针对承担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公职人员,尤其是警察群体及其家庭成员来进行“精准打击”。对于擅长搞“颜色革命”的美国情报机构工作人员而言,瓦解地方暴力机构执法意志只是其街头政治教科书上最基本的操作。颜色革命发生地的某些主流媒体与西方国家代表资本利益的媒体往往沆瀣一气,在涉及警务人员权威和执法行为的问题上采用双重标准:依据“美国例外论”,在美国之外的国家——尤其是非“五眼联盟”国家发生袭警行为,就是争取人权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在他们自己国家发生,就是不可容忍的挑战国家主权与安全的行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一部分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予以空前强调,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是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对有关现代人权思想及行为中的“狄森特”政治病毒做好免疫防治工作。(席伟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