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00:32:03来源:经济日报
一个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一个是世界最大的油气生产国之一,两国的能源合作会擦出什么火花?近日,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和莫斯科两地举行,释放出两国继续深化、扩大能源合作的信号。在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加剧的当下,此举对于保障两国能源安全乃至维持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引领世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安全是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双碳”目标下全球经济社会发生系统性变革,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国共识。但是今年以来,由于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风光发电等新能源供应不稳定,加剧能源市场动荡,能源安全超越了能源转型,成为多数国家的优先关切,与油气供应相关的传统能源安全风险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是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中俄能源合作重中之重正是油气合作。欧洲能源危机和我国去年局部的电力短缺再次证明,为经济提供足够的能源供应保障是多么重要。能源转型必须先立后破,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理性看待当前化石能源价值,才能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一些西方国家对于能源转型节奏的误判,导致针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投资意愿显著下降,全球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油气供应紧缺,正常生产生活受阻。目前来看,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障充足的化石能源供应,才能确保一国平稳可靠地过渡到未来的低碳能源。
中俄油气合作具有天然互补优势,是涉及两国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合作。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0%、40%以上,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原油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6.19亿吨,仅占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的1.5%,有效利用外部资源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之举。俄罗斯是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国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这为中俄两国开展互利合作提供了广泛空间。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中俄两国国土相邻,融易新媒体,发展与俄罗斯的陆地能源进口贸易有助于缓解我国的“马六甲之忧”。
新时代的中俄能源合作,不再是俄罗斯的“独角戏”,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也将在俄罗斯的广袤土地上大显身手。当前,实施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并进一步转化为全球行动。我国和俄罗斯在开发可再生能源前景方面有着共同的立场,认为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最重要的部分。我国拥有完备的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备研发、生产和制造产业链,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世界领先,装备产品性价比高,综合竞争力强。俄罗斯则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俄罗斯市场可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走向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有着坚实基础。1996年,中俄两国政府签订《中俄联合声明》和《中俄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定》,拉开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序幕。历经20余年,中俄能源合作步伐逐步加快、合作范围从油气逐步拓展到煤炭、核能等全方位。面对全球疫情起伏反复和经济复苏乏力的双重考验,中俄能源合作逆势前行。2021年,我国自俄罗斯进口能源产品同比增长47.4%,俄罗斯稳居我国第一大能源进口来源国。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能源供需格局发生结构性重塑,能源行业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与数智化转型的双重挑战。新形势下,应正视中俄能源合作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空白或不足,比如,合作的主要内容仍以大宗能源原料等初级产品为主,在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不足;在油气贸易定价问题上也存在一定分歧。
未来,两国要顺应形势变化和时代要求,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扩大能源合作。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路径,深化传统能源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合作,共同应对能源转型面临的能源结构性短缺和成本上涨等问题。积极挖掘绿色低碳合作潜力,加强在光伏、风电、氢能、储能以及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协作,引领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