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12:56:02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15岁的大凉山女孩,每天晚上“捡瓶子”挣学费,还把博主给的饮料留给妈妈……近日,一条热传的短视频感动了不少人。然而,这实际上是一场自导自演的苦情戏。发布视频的博主,仅用100块钱和一些饮料,就骗得小女孩配合出演。
别再打大凉山的主意
不知从何时起,贩卖凉山故事成了一门生意,网络上不时有各种版本的故事出现,它们打着凉山的招牌,博取同情和关注。这其实是借机敛财,涉嫌诈骗误导。【详细】
悲悯之心,人皆有之。很多网友看到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无力维持基本的生活和学习,只能靠“捡瓶子”来挣学费时,很容易被触动,极有可能在感召之下关注主播、点赞视频,甚至会打赏或者购买一些视频中带货的产品。而这项生意,或许正是相关博主的真实意图。【详细】
流量短视频有多少“坑”
“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视频谣言视觉冲击力强,往往更有蛊惑性,治理难度也更大。许多短视频都是“三无产品”,时间、地点、人物真实身份等皆不详。在复制转发的过程中,一个个传播节点又脑洞大开接力续写,任性创作出了N多版本,然而传播源头早已渺无踪影,查证真伪根本无从下手。【详细】
视频内容是编的,流量到手倒是真的。视频里满满的善意,背后却是满满的利益。这一番自导自演的戏码,挤占了社会舆论的空间,融易新媒体,消耗了观众的信任,更严重抹黑了当地脱贫攻坚的成果。【详细】
止谣关键看“治”与“智”
对此,有关部门要与时俱进,加大打击和治理力度,不能传播技术越先进,反而让人们离真相越遥远。短视频平台更要负起主体责任,当好把关人。与此同时,公众也要提升媒介素养与信息警觉,保持客观理性。【详细】
只有把对“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的不安降到最低,把创作者为了关注度而无所不用其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网络空间才能更清朗、更安全。【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钱江晚报)
V视角:
@领事闲谈:“眼见为实”?这种小电影,如果愿意,每天可以拍很多部。是不是信以为真,“感动哭了”?
@lusa郑:骗我感情和骗我钱一样可耻。
@李英航:大家也要擦亮眼睛,别被利用了同情心。
@麒逢對首:造谣的不被严惩,就会不断有人造谣。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凉山儿童”又火了。一段时间以来,“凉山”二字自带流量,而凉山却三番五次成为被利用、遭诋毁的对象。这些让儿童“卖惨”的假视频,消费了社会善意,抹黑了当地发展,也伤害了“配合演出”的孩子们。对弄虚作假的短视频博主,必须亮出法律之剑,以儆效尤,这样才能守护良好的网络生态!此外,平台机构也必须当好“把关人”,别让流量造假有可乘之机。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