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00:05:02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堵链、断链、缺链等风险加剧,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不断调整完善产业链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潜在风险冲击。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成为全球唯一制造业全产业链国家。自主可控能力不断提升的产业链供应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展现出了强大韧性,更为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可靠支撑。
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产业链供应链是工业经济的命脉,其稳定畅通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对工业生产的稳定恢复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其中,产业链较长的汽车和电子行业同比分别增长18.7%和9.4%,有力带动了上下游行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稳住工业经济增长,要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的监测调度,强化区域间、上下游协调联动,着力疏通卡点堵点,坚决避免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问题,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解难,持续抓好物流保通保畅,抓好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
着眼长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长短结合,加快锻长板补短板。一方面,加快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国际领先地位。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增强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按照“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组织实施、压茬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重点基础领域短板弱项,特别是要补齐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基础原材料等突出短板。在区域布局上,坚持“全国一盘棋”,融易新媒体,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留住产业链关键环节。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降低制造业制度性成本和土地、资金、用能等成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一直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和维护者。要加强“内外联动”,在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同时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