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3:46:39来源:经济日报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对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纲要》用准确、凝练的语言充分阐述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基本要求、方法路径,更加彰显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性和引领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一系列重要关系。
创新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系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把握好创新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系,全面塑造我国发展新优势。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因此,创新发展被列在五大新发展理念的首位,我们要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创新驱动发展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从当前国际竞争的现实来看,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当前我们正处于挑战增多、风险加大的承压前行期,但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党领导人民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我们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自觉主动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
创新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系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把握好创新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形成的道路,是一条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道路,是一条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指向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既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现代化,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立足战略转型需要、立足核心技术突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创新与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关系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把握好创新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只有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才能把国家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我们党主动应对国际竞争格局新变化、新挑战,准确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提出的新时代我国创新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形成强大的科技实力,既是关键之举,也是决胜之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原始创新上攻坚发力,在企业创新上激发动能,在产业创新上跨界融合,在制度创新上勇于突破,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