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10 19:13:21来源:中国网科技
坐啸看潮起,国风如梦来。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品牌能形成溢价销售的不算普遍,走出国门的大品牌和高端品牌也不算多。不过随着中国在2010年GDP成为世界第二,政经形势向好,产品质量控制观念、技术和美学品味提升,产品所蕴含的文化涵义增强,Z世代年轻人开始成为消费主力军之后,情况有很大变化。
为了及时反应这一变化,捕捉到国潮对于经济、社会、文化乃至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百度与人民网研究院于2021年中国品牌日联合发布《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高精度洞察“国潮”现状和发展趋势,从数据解读中洞悉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认同变迁和消费行为变化,从而为未来国潮走势问诊把脉。
在双循环经济格局战略背景下,国货渐强,国潮渐起,从单一实用属性到具有文化纽带与精神图腾,十年间国货实现了华丽蜕变,也正是这十年的积淀,“国潮”概念横空出世,成为体现文化禀赋与科技元素的出圈潮流。从故宫IP走红,到诗词成语以综艺形式走入大众视野;从国产品牌在产品中植入中华美学,到中国自主设计潮牌兴起......国潮,作为构筑年轻群体共鸣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正在成为当下的青年积极创造的新潮流。
一、认知国潮:科技赋能下关注度暴涨
1、概念延伸:从国货、国牌到国潮
国货到国潮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货作为公众认知本土品牌设计、生产的产品代名词,受制于自身定位以及外来文化冲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发展战略与市场需求的探索阶段。中国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不可避免有其“土、厚、重”的农业文化特色,随着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第一GDP产业,中国工业品进入到升级换代的进程中,回力、飞跃、梅花等经典国产品牌重获市场关注,产品自身的继承与创新吸引了消费者眼球。这一时期,无论是企业还是公众,对国潮的认知尚处于萌芽阶段,品牌所进行的是“以我为主、以个别产品为导向、小范围、再现式”的改革;之后,国产品牌基于品质升级、品牌化运营等思路,通过打造更具文化价值与时代属性的产品风格,延伸了国货定义,使得本土品牌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实现了与本土的融合,凝聚“中国风”元素的营销方式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全行业,“中国品牌、民族品牌”不仅是他者形容,更是品牌方的自我宣告。在这个阶段,用户对国产品牌的认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注意力由某些特定产品扩展至各领域。
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2017年,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品牌日”。与此同时,国潮的范围也开始从国货、国风,拓展到文创IP、民族文化和大国科技等方面,逐渐步入真正的文化潮、民族潮和精神潮,并从“实用国货”迈向“品味国潮”,连同新中式的一切走到聚光灯下,为世人展现它的风采及态度。
2、范围拓展:从衣食住行到创新科技
国货阶段是发展的“点”时期,此时仅有少部分商品,属于个例;发展到国牌时,已经小具规模,但国牌的范围仍停留在生活消费品这类科技含量较低的用品;而到国潮时,品牌的商业经营形成网状布局,经营范围继续拓展,中国商品的优势已经不再根植于过去人员密集型形式下所展现的价格优势,而是在于科技密集型的质量优势。
谈及国潮,人们都在关注什么?运动、服饰、美妆、美食等关注度有明显增长。在美食领域,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掀起了以李子柒、老干妈辣酱、火锅等中国饮食文化为代表的中餐热潮,并且成为不少海外人士眼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魅力元素,从最初华人华侨的故土情结,到如今外国友人争相购买品尝,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现代物质影响力。
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的不断输出,国潮已经延伸至更多品类与消费圈层,推至大国科技、文创IP、国风文化等全领域。5G、高铁、航空航天、北斗系统等本土科技成果也纳入公众对“国潮”的讨论范围,并借助国家级战略推广的作用抵达海外,“Made in China”已不再是国际视野下对中国制造业的唯一认知,“Design in China”正在成为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商业文化追求。传统文化与新兴科技的深度融合,中国制造业和中国强大的互联网、AI、大数据产业结合,将会给中国国潮带来新的质的变化,从而在国际市场展现中国的新面貌、新风尚和新文化。
二、认购国潮:代际演变下的国潮各有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