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线上知识付费潮流中的青年:有人兴趣使然 有人因危机感学习(2)

时间:2021-03-09 10:34:04来源:光明日报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池静旻在论文中基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自我企业家”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青年一代消费行为背后的社会文化意涵。文章指出,劳动者既是人力资本的拥有者,也是劳动产品的生产者,他的人力资本便是带来收入的机器。当所处的制度环境更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时,个人被迫更多地自我负责,并通过各种努力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更为直接地指出了现实问题: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年轻人生存压力倍增,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环境中,“自我企业家”需要通过不断为自己充电以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事实上,李舟的付费需求并非局限在工作上,她订阅的课程、购买的图书有不少可以归入艺术范畴,比如电影、历史、文学甚至是漫画技巧教学。她会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手绘作品,会分享书评。在她眼里,这些纯然的、与实用无关的知识会使她平静,付费学习它们的意义,在于她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的引导去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全新的知识领域。“是兴趣使然,也有一点私心吧。毕竟现在社会发展迅速,我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技能,万一哪天我的本职工作进展不顺利,我还能有别的选择。”李舟说。

  3.成长:购买是消费的结束,却是学习的开始

  2021年1月13日,知乎创始人、CEO周源在2021新知青年大会上公布付费业务增长数据,知乎月活跃付费用户数已超250万,包括音视频课程、电子书等在内的付费内容总数超300万。知乎的活跃用户中,18—35岁的青年占比约75%。基于知识需求的线上消费,正在成为青年知识分子中一种广泛应用的信息交互模式。

  书涵回忆起自己曾经付费参与的英语精读训练营,每日学习结束后,应用程序会跳出打卡分享链接,坚持打卡分享会有奖励。“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朋友圈滑下去,全都是大家的打卡链接,写着已经坚持学习多少天,这对其他人其实也是一种压力。”即使是现在,散播焦虑的宣传语也随处可见,它们要么利用暗示——“通过消费,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要么运用同辈压力——“你的同龄人都在学”,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消费主义的浪潮打过来,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常常无处藏身。

  也有不少青年冷眼旁观。在豆瓣网,“抠门女性联合会”“抠门男性联合会”“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等小组已经聚集了超过百万的年轻人,他们在社群中交流产品的性价比,相互推荐知识产品,交流省钱技巧。

  购买是消费的结束,却是学习的开始。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指出,一些消费者购买知识产品后实际利用率不高,有可能是冲动、盲目购买,也有可能是实际需要与所购知识产品不符。高宝华认为:“与实体产品不同,知识产品具有主观性,购买后需要消费者的参与才能完成消费全过程。如何衡量商家提供的产品质量,还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点评、打分等方式给予消费反馈。”

  对于青年消费者来说,“为知识付费”不能与“进取”“渊博”画等号,金钱也从来不是知识真正有效的过滤器。正如豆瓣网友“不过期的糖”在小组留言中所说:“人可以借用物质来表现自我,而不是让物质决定自我。重要的从来不是我们消费什么,而是我们为了什么而消费。”

近期热点

中经评论:家装服务行业亟待规范 10-28

扶持中小企业尚需发力 10-28

强镇兴村需精耕细作 10-28

法国开启再工业化“绿色纪元” 10-28

银行也不能乱收费 10-28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