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8 14:46:06来源:中国商报
北京时间5月16日上午,朋友圈里的华为人默默地贴出那张著名的“芭蕾脚”照片。这是几年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亲自挑选出代表公司形象的,上面写着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这句话很适合当下华为的心境。
美国时间5月15日,美国一边宣布对华为的技术封杀“升级”,一边再次延长对华为的“豁免”期限。事实上,在被美国封杀的一年中,华为一直在“枪林弹雨”中前进,在咖啡、备胎与向死而生中挺住了!而面对美国更加疯狂的封杀,华为的2020年注定更加艰难。
第六次延长临时许可
不出意料,在上一次的临时通用许可的最后时限,美国时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极不情愿地发出了延长令,将把允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特定有限交易的临时通用许可证再延长90天。这已经是美国商务部第六次推迟实施针对华为及其附属公司现有在美产品和服务所实施的交易禁令。
去年5月15日是华为的“至暗时刻”。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及其68家附属公司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进行了疯狂的技术封锁。但另一方面,美国又对华为发出所谓的“临时通用许可”,一次次地“豁免”华为。
而在美国时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称,计划通过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生产的芯片,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商务部旗下的工业和安全局(BIS)已宣布该项计划,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公司必须先获得美国许可证,然后才能向华为或海思半导体等关联公司供应某些芯片。半导体行业研究咨询机构芯谋研究分析认为,这是美国全面封锁华为在全球采购芯片。而这不仅是对华为的拔本塞源,融易新媒体,更是对中国整个高科技产业的釜底抽薪。
在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看来,美国的这一举措就是“打补丁”。“事实上,任何政策都会面临在长期执行中被逐步瓦解的压力,漏洞总是存在的,只能不断修修补补,但是政策的边际效用下降是毋庸置疑的。”他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跨国公司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他们会采取一切措施想尽办法穿透各个国家的政策限制,这不是华为特有的,也不只是针对实体清单。“美国商务部怎么可能用一纸禁令就困住已经掌握最先进技术和拥有强大市场黏性的华为呢?”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很难完全奏效,反而为打压而付出的代价很高,而华为显然也不会轻易被击倒。在他看来,目前美国是一方面不想放弃通过制裁华为对华施压,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自身来自美国公司的压力。“这种情况下,美国打压华为的效果只能越来越差。美国应该理性一些,应从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大局出发,彻底将华为移出受制裁的实体清单。”
和任正非喝咖啡
今年3月24日,身着淡粉色衬衫、米色休闲外套的任正非准时出现在采访间,笑眯眯地接受《南华早报》采访。在过去的一年里,这样的场景出现过无数次。这位76岁的老人一反多年行事低调的风格,频频走到镁光灯下,释放华为技术立国的决心和信心,向全世界展现一个公开、透明以及实力强劲的华为。
“我印象最深刻的,为了应对压力连任正非都不断出来接受采访。”谈及华为被美国封杀一年中印象最深刻的事,资深电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对中国商报记者这样说。“任正非以前从来不接受采访,过去一年他完全改变了自己的风格,集中所有的力量来应对压力,非常不容易。”
华为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华为接待了4500多名中外记者,3000多位专家学者,1000多批次政府团组访问公司。而公司高管对外发言和接受采访近300次。在这其中,单任正非的采访和对话就超过了50次,平均每周一次,华为方面整理出了两本访谈集。原本准备退休的任正非,因为美国的打压,又选择留下来给公共关系部“打工”。(任正非在去年12月接受拉美及西班牙媒体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这位华为的“精神领袖”时不时地跟媒体“约咖啡”已经不是怪事,他谈特朗普、谷歌、苹果、5G、后门、接班人等问题,也谈女儿孟晚舟、谈对家庭对孩子的愧疚之情。面对各种尖锐直接的问题,他总能巧妙轻松地化解,给华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他说自己最大的理想是“上街喝咖啡,谁也不认识我”。(任正非在今年3月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
也许,只有华为这艘战舰走出惊涛骇浪那一天,这位老人才会放心地享受退休生活。
“备胎们”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