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3 11:06:47来源:融易新媒体
中国宁波网记者陈敏 通讯员董莹
2月11日0:00—24:00,鄞州区无新增病例。这已是鄞州区连续第九天没有发现新增病例了,鄞州区疾控中心主任林鸿波感动地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个关键环节就在于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将疫情感染途径迅速切断,在这一点,我们的流行病学调查员们功不可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个主要特点是传染迅速,所以发现一起确诊病例,立即查出病例的感染源头,以及病例的接触人群,就至关重要。而全市各级疾控中心的250多名流行病学调查员承担的就是这一重任,他们被戏称为是“疫情的侦察兵”。
截至2月11日,宁波市共有1287名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集中医学观察7409人,居家医学观察16522人。每一个数字后面都是流调员们的辛勤付出。面对着气势汹汹的疫情,他们穿梭在医院隔离区,近距离面对患者;他们奔走在居民区、商场、酒店,排摸、调查每一名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他们全面、精准记录信息,快速、谨慎分析信息,锁定病毒的感染范围。早一分钟排摸清楚,早一分钟切断感染途径,就少一批人被感染。他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病毒赛跑。
2月4日,江北区一中年男患者被确诊。江北区疾控中心的流调员们立刻投入调查,患者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患者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从调查看,患者发病前14天内无疫区居住及旅行史,未有野生动物接触史,与江北区之前确诊患者不相识。后在公安部门的帮助下才找到感染源头,原来,1月23日早上,该患者在一菜场买菜时与另一确诊患者有过约15秒的近距离驻留。顺藤摸瓜,流调员们很快追踪到密切接触者共19人,以最快的速度将感染范围控制到最小。
张劼楠是市疾控中心流病调查组一员,作为在本次疫情应对中最早冲在第一线的流调人员之一,他告诉记者,每一次疫情调查,都犹如公安辑查案件,什么顺藤摸瓜,什么抽丝剥茧,全都用上了。在他们眼里,这病毒就犹如地雷,只有地雷被排除的那一刻,他们才得以长舒一口气。
对于流调员来说,最头痛的就是病例感染来源不清。2月5日上午,市疾控中心的马晓、李辉等四人就接下了这么一项排查任务。这是几起聚集性疫情,但从地理位置、发病时间上看,都比较分散,也没有发现人员之间的关系,没有发现输入性病例,暴露史不详。仔细研究几起疫情的流调报告后,四人决定先从单独在某街道的一对母子开始,这对母子都于2月3日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一番面对面的调查的后,两人立即联系市疾控中心该活动专办组,将密切接角人员中的涉及人员地址一一核对排查,可惜,没有发现。随后,融易新媒体,四人马上分工,每人几份流调报告,逐一对人员关系网、发病前后的行动轨迹进行对照,甚至连同姓人员是否存在亲戚关系,也都一一查找……在仔细查找密切接触信息时,母子俩的一名亲戚引起了流调人员的关注,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名亲戚曾于1月中旬前往武汉,回家后家中曾有邻居前来串门,而其中一名邻居目前有发热症状……一条传播链终于浮出水面。而此时已是深夜。马晓开车飞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今天是我家妞妞生日,快点到家,也许还能在她睡前道个祝福”。
对广大流调人员来说,在抗击疫情期间,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鄞州区疾控中心的流调员俞紫莲不会忘记,2月6日晚上,他们冒着大雨开车到东吴一山村流调,因为一定要穿上防护服才能进患者家中,黑灯瞎火中,大家就着手机的微弱灯光,在雨中穿防护服。
“哪里有什么抗疫勇士,只不过也是别人的父亲、母亲,或是别人家的儿女,披上战袍,在那里尽力工作而已。”年轻的女流调员俞紫莲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