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1 13:43:03来源:融易新媒体
我常常和朋友们说,我之所以还显得没被职场重担压垮,是因为“我的精神支撑系统足够丰富和庞大”。在我的规划里,事业固然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它亦不能够全面“侵占”我生活版图的全部。在工作时间内,我百分百投入,做好每件事。下班之后,还有丰饶的精神花园等待着我。
每周无论多忙,我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兴趣爱好KPI”,例如每周至少在公园里夜跑两次,去逛书店一次,看新电影一部;每月看至少一部优质话剧,去打卡两个有意思的自然景致,必须常和三两个好友见面聊天,交流最近心情……
制定了满满当当的“兴趣爱好KPI”,我发现其实这和工作KPI是毫不冲突的,甚至可以互相补益。
青春大好年华里,毋庸置疑,年轻人应当在事业上全力打拼,但也不是盲目、消耗式地一通乱忙。快节奏的工作,不代表“满额的工作”。在我的经验里,只要在白天上班时间全神贯注投入手头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是完全可以提早结束战斗的。许多人熬到很晚,往往因为白天时不时走神“摸鱼”,白白浪费的光阴太多了,才不得不通宵“燃烧生命”来补救损失。
而我追求“慢生活”的精神层面喜好,则大大缓解了工作上的压力和焦虑感,让大脑暂时放松,在其他柔和但不空洞的“小确幸”上得到不一样的营养补充。当我同时能协调、平衡好“快工作”与“慢生活”之间的关系时,我发现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加强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生机盎然了许多,它们反过来助长了我打拼事业的热情和劲头。
大城市年轻人的“慢生活”心境,还体现在对人生诸多广阔可能性的探索上。
当我朝九晚五打卡上下班时,我周围还有一些朋友是真正“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按照这个声音作息、前行的。在同龄人毕业季无原则投奔“世俗选项”的浪潮里,他们扭头走了另一条“非主流”却很宽阔的道路。
他们愿意大胆尝试自己想要的生活。比如,有人去做自由摄影师,走遍天南地北,收集全世界最摄人魂魄的美景与感人至深的际遇;有人做直播网红,初衷是想让外界更多人了解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人坚持在西部偏远山区支教,和淳朴天真的孩子们天天在一起,为他们带来知识,还教会他们摄影,亲自记录这片大地的美丽……多元化的人生选择,是当下年轻人的另一种“慢生活”。
不管对怎样的“慢生活”心向往之,都是为了在喧扰的世界里看见纯粹的星辰,并朝着这份“独家答案”义无反顾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