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5 02:00:01来源:互联网
在客人等候时,提供免费的水果拼盘、饮料、棋牌等;在就餐过程中,为客人系围裙、添汤下菜、陪聊、表演唱跳、帮忙看管孩子;吃完后提供洗头、美甲服务,再赠送零食和玩具......
从等位到就餐再到离店,海底捞把服务环节无限拉长,不计成本地“讨好”消费者。
服务对于这家企业的重要性,用创始人张勇的话来说就是:“如果客人觉得吃得开心,就会夸你的味道好;如果觉得你冷淡,就会说难吃;服务会影响顾客的味觉。”
2011年,一本《海底捞你学不会》风靡各行业,遭不少餐饮和服务企业拿来借鉴。
书中提到,电焊工出身的张勇在进入火锅行业创业初期,不会熬汤、不会炒料,连毛肚是什么都不知道。但他清楚,想要生存只有态度好,客人要什么,快一点;客人有什么不满意,多赔点笑脸,为了让人家满意送的比卖的还多,“结果,客人虽然说我的东西不好吃,却又愿意来。”
有次,一位张勇相熟的干部下乡回来,到海底捞吃火锅。张勇发现对方皮鞋有点脏,于是安排了一个小伙计给他擦擦。这一小小的举动,融易新媒体消息,让干部对海底捞记忆犹新。自此,海底捞便有了给客人免费擦皮鞋的服务。
成立至今,海底捞从不缺这样“服务至上”的故事。
张勇曾非常明确地提出,“我就是要拿出一部分利润,分给两拨人,一拨人是顾客,另外一拨就是我的员工。所以你才能看到,在海底捞,有那么多的“便宜”可以占,所以你才能看到,海底捞的员工住着那么漂亮的宿舍,有那么好的、其他的企业没有的待遇。”
通过各类免费服务和福利,不计成本地“讨好”顾客,反映在账面上,较为直观的是人力成本高企。过去,海底捞人力成本超3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1年,为了挽回过去盲目扩张带来的损失,以降本为主要战略的“啄木鸟计划”推行开来,即便海底捞对外宣称关店不裁员,但对员工的考量从优化福利待遇从而提高服务质量,转向了控制成本。
2022年年末,海底捞员工减少了近四万名,带动员工成本直接下降37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海底捞用人巅峰时期,一家桌数超70的门店,员工数量配置在100-120人左右,到2022年,海底捞单店的员工规模缩减到60-80人左右。
人员减少,服务自然也无法做到以往那样细致入微。
“2020年那会,在海底捞工作虽然很累,但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要跑着去服务顾客。”据一位在海底捞工作五年的员工刘薇回忆,实际上早在2021年左右,大家的工作就有所懈怠,服务变得流程化了。
过去1人服务3桌,现在1人服务6桌,有时候根本忙不过来,且规矩也变多了。她举例说到“每天培训都会强调要‘报号服务’。比如见到客人说,‘您好,我是您的当台服务伙伴小刘,小刘随时为您服务‘。还要二次报号,比如客人要加汤,要说‘您好,小刘来为您加汤了’。”
牛肉粒也弄得很麻烦。之前问完客人要不要喝汤,有没有忌口之后直接打就行,现在要用平板点,再去冰柜里拿。上水果、小零食也要询问客人需不需要,以前都是默认直接上,现在干啥都要询问客人。其实有时候不是忙,就是要做的事情多且乱。”
刘薇的话引起不少海底捞服务人员的共鸣,不单顾客觉得海底捞服务变了,作为一线服务人员的他们也时常感到刻意与尴尬。
不卖服务之后,海底捞卖什么?2024年,海底捞创立的第30周年。
在历经两年有余的“降本增效”持久战后,尽管所受的争议不断,但的确达到了“回血”的目标,实现业绩大幅提升。据2023年财报显示:2023年海底捞整体收入为人民币414.53亿元,同比增长33.6%。净利润为人民币44.95亿元,同比增长约174.6%。
虽然迎来了营收增长,但逐年下降的客单价和难以提升的翻台率,让海底捞难以摆脱“增长焦虑”。
今年,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服务”不再是海底捞反复强调的“金字招牌”,“利润与增长”贯穿在企业一系列新的决策中。
今年3月初,海底捞突然宣布开放加盟,放弃坚持30年的直营模式,以降低开店成本,提高连锁化率;6月宣布“换帅”,由刚上任不久的杨利娟接任海外业务公司特海国际的执行董事兼CEO,试图在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