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迈入第四季度,从过去的三个季度来看,今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环境有所改善,新发基金数量较为稳定。从投资来看,随着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各地方同时加大力度推动“硬科技”“新兴产业”等重点方向,IT及信息化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起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投资(VC)市场中的“领头羊”作用。今年三季度,共计161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全球市场IPO数量规模大幅上升。
作为私募股权领域募资的重要来源,政府引导基金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引导基金到期量大、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常规的退出方式难以满足引导基金退出需求。针对引导基金退出难的问题,监管层面和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引入和选择多种应对退出期的形式,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迎来加速发展期。
新设基金数量整体稳中有升
2022年三季度,中国VC/PE市场新设基金2416只,环比上升15%,同比小幅下滑,总体来看,募资市场仍处于上升趋势。从细分来看,7月、8月、9月分别新设基金658只、887只、871只。从机构来看,三季度共有1690家机构参与新设基金,其中,24.2%的机构选择设立多只基金。
从近年整体情况来看,新设基金数量稳中有升。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每季度新设基金数量稳定在2000只以上;在2019年一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期间,每季度新设基金数量均在2000只以下,其中,2020年二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设基金仅为1006只,为近3年来最低点。
整体来看,与此前几年相比,政府引导基金成立步伐逐渐放缓。不过,今年以来,包括山东、安徽在内的多个省市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等促进市场恢复的力度较大。多只大额基金有政府背景。今年8月,重庆市设立了千亿元级城市更新基金。同月,扬州市设立了3只百亿元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全面带动城市经济。9月9日,郑州市出资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规模为500亿元。
从募资投向来看,高科技前沿行业成为主要投资方向。例如,武汉市设立500亿元规模的政府产业引导投资基金聚焦武汉市重点产业、科技型企业;广州设立500亿元规模的前沿科技产业基金,主要围绕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为核心进行投资。
另外,三季度,多家头部机构完成募资,涉及多领域、多币种。例如,光速创投同时完成4只基金新设,均为美元基金;凯辉基金完成创新基金三期10亿欧元的募集。
大额投资案例减少
2022年三季度,投资案例数量1594起,同比下降12%,环比大幅减少;投资规模微涨至394.7亿美元,环比上升4.5%。今年年初以来,中国PE/VC市场有所降温,市场交易规模低于近年来市场平均值。
同时,三季度以来,资本出手两极分化。其中,交易规模低于500万美元的小额交易案例占比近六成,同比大幅增加;交易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大额交易案例共计发生44起,占总交易数量不足一成,涉及金额133.39亿美元,占总交易规模的33.8%。
结合热门行业案例规模来看,资本对于医疗健康、能源及矿业、汽车行业相关项目出手更为阔绰;对消费升级、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项目中资本出手则更为谨慎。三季度,IT及信息化行业融资情况最为瞩目,投资数量及规模大幅领先市场整体,其中,半导体芯片领域项目获投达189起,投资规模超70亿美元。
另外,创投机构投资阶段前移明显。三季度,早期投资案例344起,占比25%,热度有所上升;A轮融资数量、规模占比均在四成左右,孵化阶段项目融资近期更受关注,相应投资规模也有所提升。
S基金迎来加速发展期
随着国内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快速发展,存量资产迅速提升,存量市场的流动性诉求高涨,S基金迎来加速发展期。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在今年9月举办的全球PE论坛上表示,发挥合力,共同推动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行稳致远。
今年三季度,S基金领域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各地S基金纷纷发力。7月9日,徐州市政府与IDG资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组建规模约100亿元的S基金,重点投资包括清洁能源及技术、双碳经济等能源领域,以及智能制造、半导体、消费和服务、大健康等多领域产业。7月27日,上海首只百亿元S基金上海引领接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一期(有限合伙)签约落地浦东,总规模100亿元。王建平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预计新设S基金超过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