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12:50:02来源:融易新媒体
对赌上市失败的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和嘉业)试图通过闯关创业板IPO,但难言顺利。
怡和嘉业的盈利能力不稳定。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呈现爆发式增长,超过2亿元,但在2021年,净利润下降幅度达36%。
怡和嘉业高度依赖经销模式,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经销模式下的收入占比超过90%。然而,公司经销商队伍并不稳定。报告期,共新增经销商1197家、退出1314家。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无论是经销商还是供应商,怡和嘉业都出现异常,不少经销商、供应商刚成立不久就与公司展开合作,部分经销商注册资本仅为100万元。
备受关注的是,怡和嘉业第一大客户3B公司,拥有美国及加拿大独家代理权。在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独家代理的大客户存在较大风险。
公司还存在专利纠纷,虽然暂时达成了和解,但风险并未消除。
本次IPO,怡和嘉业拟募资7.38亿元,其中拟将2亿元募资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公司并不缺钱,在派发超4000万元红利后,在基本上无债务的情况下,公司还将2.72亿元闲钱用于理财。
大客户不稳经营现金流剧降
较高的盈利能力是一家公司冲击IPO的底气,怡和嘉业本次IPO底气有些不足。
其实,怡和嘉业早就有闯入资本市场的计划。
根据招股书披露,2015年3月,怡和嘉业引进外部股东中兴合创等投资方之时,中兴合创与怡和嘉业及当时的股东进行了上市对赌。2018年12月,怡和嘉业实施减资,原因就是,回购中兴合创对公司全部出资的注册资本24.0842万元。公司解释,其在2018年未能满足合格上市条件,中兴合创按照约定要求主要创始股东承担回购义务。不同的是,主要创始股东并未回购,而是改由怡和嘉业回购。
时隔2年,2020年12月31日,怡和嘉业的IPO申请获得受理。不过,其IPO进程有些缓慢,公司多次接受现场检查,因为规范性问题而进行整改。到今年4月14日,公司刚刚完成第三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怡和嘉业2018年未能满足合格上市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可能就是经营业绩。2017年、2018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07亿元、0.25亿元,融易新媒体,累计净利润低于5000万元。
2019年,怡和嘉业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37%、55.39%,较为正常。
不正常始于2020年。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117.29%;净利润为2.2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7.23%、523.40%。
在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18.20%。而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35亿元,同比下降36.07%、38.29%。
公司解释称,2020年,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源于新冠疫情影响,其疫情相关产品市场需求大幅增加。2021年,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公司疫情相关产品需求下降。
不过,公司营业收入却仍然在增长,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二者完全背离。
此外,2021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04亿元,同比下降60.96%,降幅之大也让人意外。
怡和嘉业的大客户稳定性存疑。报告期,除了2020年,公司第一大客户均为3B公司,这是一家老牌且设立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公司。2010年开始,怡和嘉业就与3B公司开展合作,且3B公司拥有怡和嘉业在美国及加拿大独家经销权。
近年来,全球贸易形势日趋复杂化,3B公司能否持续与怡和嘉业开展合作,能否持续充当第一大客户,均存在变数。
多家客户供应商刚成立即合作
客户、供应商,是一家公司产业链经营基本,如果客户与供应商不正常,公司的经营业绩也难保不失真。怡和嘉业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
怡和嘉业以经销商模式为主,且采用买断式经销。报告期,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4.86%、95.02%、99.26%、98.82%。
公司称,经销商数量较多、地域分布较为分散,公司主要以合同或订单的形式与经销商开展交易,仅与部分经销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亦没有通过协议约束经销商专门销售公司产品,存在无法与经销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风险。此外,公司未向经销商收取押金保证金,导致公司对经销商的管控力度减弱。
实际上,公司的经销商队伍并不稳定。报告期,公司境内外经销商数量分别为668家、639家、719家、540家,2021年上半年净减少179家。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