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2 09:27:31来源:融易新媒体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蕾 8月11日,融360维度发布的《中国大众征信意识情况调查》(下称“《调查》”)显示超三成受访者表示在不知情或被诱导情况下,被动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但有些机构出于业务开展的需要,利用一些优惠手段诱导或欺诈用户同意授权查询征信。
融360维度研究院研究员孙丹阳表示,很多人在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时,发现有未经自己许可的机构查询征信的记录,这就是违规查询个人信息的证明。
提防这些场景“被查询”
有哪些场景会造成被动查询?《调查》指出,关注到有消费者投诉某外卖平台,将同意查询个人征信授权书与领取外卖优惠券捆绑在一起,消费者以为自己是在领取优惠券,没有注意到下方用小号字体标注着“同意查询用户《个人征信授权书》”等字眼,导致用户征信信息“被查询”。
有受访者表示曾想查询个人征信,没有通过央行官方渠道查询,而是在应用商店里随机下载了一个查征信的APP,后期经常接到推销贷款电话。
《调查》指出,这种授权第三方机构对个人征信进行查询,只是APP通过获取用户多项信息去央行征信系统查询,APP仅仅充当中介的作用。一般来说,央行征信报告记载了个人通讯方式、住址、婚姻状况、职业信息、银行贷款记录、信用卡透支记录等详细信息。这些个人隐私可能被APP轻而易举地留存使用。
孙丹阳表示,用户在申请贷款时,不要盲目申请一些来路不明的信贷产品,一定要警惕商家优惠条款、细则、协议等条文,谨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予查询征信许可。更重要的是,不要随意使用第三方手机APP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这存在个人隐私信息可能被非法采集的风险。
《调查》指出,需要注意的是,若一段时间内,个人征信报告因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因被不同机构多次查询,但个人信用报告中的记录又表明这段时间内没有得到新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可能说明信息主体向很多银行申请过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但均未成功,这样的信息对后续相关申请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征信查询用在哪
在国内个人征信查询使用上,目前仍以央行个人信用报告为主。对于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的用途,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方面,消费金融公司查询1.3亿次,占比35.5%;民营银行查询9788.5万次,占比27.2%;小额贷款公司查询7162.8万次,占比19.9%;其他7类机构查询6251.7万次,占比17.4%。按照查询原因分类统计,42.6%的查询用于贷前审批,52.6%用于贷后管理,4.8%用于担保资格审查等其他目的。
事实上,个人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已超出信贷领域。《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表示,在办理贷款、申请信用卡情况下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超两成受访者表示,在出境签证、工作入职情况下查询过;还有5.68%的受访者表示,融易新媒体,在相亲或结婚情况下,查询过对方的个人信用报告。
不过,数据也显示,有25.2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调查》指出,实际上,央行征信中心每年提供两次个人信用报告免费查询服务,定期查询有助于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同时避免一些意外事件导致自身信用受损而不自知。
公众对个人征信了解情况如何?《调查》发现,将近九成的受访者在采访中表示,平时关注个人征信信息,但仅10.73%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个人征信。
具体来看,低龄、低学历人群对个人征信的了解更少。从年龄来看,25.93%的00后受访者表示不关注、不了解个人征信,远超其他人群;80后对个人征信的关注度最高,仅有5.41%的受访者在调查中表示不关注、不了解个人征信。
不同学历人群之间,对个人征信的关注了解程度相差甚大。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中,有42.86%的受访者表示不关注、不了解个人征信,这一比例是大学本科学历人群的9倍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不关注、不了解个人征信的比例低于10%。
《调查》数据还显示,乡村地区仍然是个人征信知识普及的薄弱之处,28%的乡村地区受访者表示不关注、不了解个人征信,是城镇地区的三倍多。
互联网“信用分”使用主力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是由“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政府方面主要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的国家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市场驱动的征信服务,包括市场上的一百余家企业征信机构和几十家信用评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