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0 07:18:42来源:融易新媒体
如果问有哪一件家用物品,足以浓缩改革开放早期中国家庭的集体记忆?那公认一件,就是电视机。
比如198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反映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生活的经典喜剧《月亮湾的风波》里,表演艺术家仲星火塑造的农村精明老头庆亮,就抱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各村收钱放电视,惹得各村男女老幼们纷纷蜂拥而来,美滋滋发了一笔横财。那年头的电视机,哪怕是台黑白颜色的小电视,在田间地头就是这么“走红”。
其实,电视机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算晚。1958年3月17日,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就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可以说,对于电视机,那时的国人并不陌生。但由于经济水平等原因,“买电视”“看电视”在那时,真是奢侈事儿。
直到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电视机才真正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就以喜剧片《月亮湾的风波》热映时的1983年来说,中国电视机销量,当时正以每年百分之十二以上的速度暴增,全年销售电视机八百四十四万台。是年底,中国大城市的电视机普及率已达百分之八十六,小城市的电视普及率是百分之八十三。虽然大多都是黑白电视,但每百户中国城市家庭,就有至少八十台电视机。
当然,比起那年火热的城市“电视机消费”来,电视机在中国农村,还不是太普及。1983年时,中国农村的人均年纯收入只有309元,买电视机并非易事。是年中国农村的电视普及率,还不到百分之四。八十年代中期《故事大王选集》里的小故事《看电视》,就生动描述了当时的景象:“第一次放电视那天晚上,可热闹啦,屋里挤满了人,门口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这“一台电视全村看”的景象,在那时农村常见。
不过即使在当时农村,电视消费也是一路飙升。“电视机热”席卷全国城乡。1983年的江西农村,电视机的销售量就增长了百分之三十,有些经济发达的村庄,电视机普及率已近百分之九十。很多村还有“互买队助”的模式,贴补农民买电视的开支。在那时农村观念里,“买电视”不止是娱乐休闲方式,更是“脱贫致富”“万元户”的标志。外加农民收入增长快,有点闲钱,就一定要买。
所以,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即20世纪80年代时期,无论城镇还是乡村,“买电视”都成为了极为火爆的消费。1986年时,《预测》杂志更作出估算:当时每一个中国家庭,至少百分之二十的存款,都会用来购买电视。中国的城乡电视普及率,也是滚雪球般暴增。而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电视消费里的另一个热潮,更到了空前火爆的地步:彩电热。
比起黑白电视机来,彩色电视机在当时显然更吸引人。但中国的彩电生产,却是起步更晚。比如改革开放前夜的1978年,中国年产电视51万台,其中彩电只有3800台。如果说那时电视机是奢侈品,那么彩电就是电视机里的名贵奢侈品。
当时的中国,连生产彩电所需的彩电生产线,特别是最重要的显像管,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根本没有自造能力。所以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融易新媒体,1987年中国彩电产量艰难攀升到400万台,算上进口彩电,市场缺口依然高达500万台。那时的中国产业水平,就是如此惨淡。
其实,1985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是1142元,彩电的平均价格是1332元。等于是一台彩电买进家,全家一年工资花光都不够,而且也没贷款一说。比今天买车要压力山大,接下来的几年里,彩电销售越来越火,买彩电的压力也就更大。创作于1989年的郑渊洁童话《闪电!闪电!》里,就有一句多少“80后”们记忆犹新的描述:“皮皮鲁家为了买彩电就有半年没吃肉。”
虽说1988年时,国家推出严格的限价政策,内地彩电的国家价格,要比广东等沿海省份便宜不少(飞利浦彩电在内地,比在广东便宜700元)。但当时在商店里买台彩电,往往还要“硬性搭配“,也就是强制“搭买“各种滞销货物,金额从几十元到近万元。经常把好不容易凑足钱的消费者吓跑。即使买得起彩电,也往往是全家齐出动,除了扛彩电,还要扛一堆“搭买”货物:暖水瓶卫生纸鸭绒被桌椅板凳,几乎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