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0 16:34:15来源:融易新媒体
6月18日凌晨一点,在京东位于北京亦庄的总部大楼内,技术备战区里数百名技术人员刚刚度过了他们半年以来神经最紧张的时刻。
零点,流量在瞬间到达峰值,维持高位一段时间后,逐渐平稳。“第一个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65%!”,对于在后台支撑着海量交易的技术人员来说,这可能是他们一年中成就感最强的时候。
“到11点59分的时候,心会砰砰直跳。”京东零售技术与数据中台研发高级总监尚鑫说,当系统在冲破极限的边缘,那种刺激和成就感无以言表。
尚鑫,圆脸,总是挂着乐呵呵的笑容。12年前,他在苏州街桥下看到京东“中国最大的3C网上商城”的广告,自称“对电子商务没什么概念”的他怀着好奇心加入京东。当时京东公司总员工不过几百人,技术人员则一共只有十几人。
尚鑫在无意中踩准了电子商务大发展的时代脉搏。当时京东刚刚拿到第一笔来自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的融资,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此后,从图书切入做全品类扩张、自建物流,京东逐渐从当时一千多家电子商务网站中杀出重围,发展成为如今年交易总额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电商巨头。
电商繁荣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断升级。每年618购物节更是技术团队的练兵场。在京东12年,尚鑫作为一名普通的研发人员,见证着京东技术体系的变化——从早期追着业务跑,到逐渐超前于业务,在公司发展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电商行业整体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线上零售增速放缓,这迫使所有电商公司需要在运营上更精细化,寻找更多新增长点;另一方面,内容电商、社交电商等新电商模式也在不断兴起,购物场景更碎片化,电商公司要不断寻找更多低成本吸引用户的方式。
京东在变,而618是最好的观察窗口。
曾经的“月黑风高”
2007年末尚鑫加入京东时,面试他的是早几个月入职的现京东数科副总裁、数字技术中心总经理曹鹏。在加入京东之前,曹鹏是一名京东的资深用户。当时互联网在中国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京东还在中关村摆柜台卖光磁产品。
最开始刘强东与他的客户们在一个叫CDbest的论坛中交流,曹鹏因为时常混迹这个论坛而与刘强东相熟。那时,他对京东的印象是能以正价买到正品行货,并且开发票,是熟人之间会相互推荐买电子产品的网站。
2007年,京东拿到来自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的投资,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刘强东问他,“要不你过来一块干吧。”曹鹏随即加入京东,成为京东的一名正式员工。当时京东包括他在内的技术人员一共只有不到20个。
当时的618玩法也比较简单。“早上老刘说开会商量下618店庆搞什么活动,是抽奖还转盘,确定之后大家去写程序,到下午三四点钟试一下是否有bug,没问题的话,晚上就开始。”曹鹏对界面新闻回忆。618店庆当时有一项保留活动,因为在深夜,故名叫“月黑风高”,等技术人员在线上搞完活动,还需要到库房去搬货,一般都会忙到晚上两三点下班。
但很快,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京东的技术开始面临严峻考验。“当时京东的技术架构比较老,那几年因为快速扩张,流量增长很快。”技术与流量的突出矛盾在2011年的618活动中集中爆发。当年,京东进军图书业务,并快速扩张抢占市场,618当天因为订单量太大,网站直接崩溃。
“流量大到系统完全扛不住。我们只能往上堆服务器,堆了就挂,后来多了三四倍机器,都扛不住流量。这样持续了七八个小时,完全无能无力。”尚鑫回忆到,当时特别狼狈,“我们觉得如果这件事搞不定,基本就要被fire掉了。”
在这场危机之后,京东研发人员开始对网站底层架构进行改造升级。系统改造的关键在于解耦,即令每个系统能够独自运转,不至于某个环节瘫痪之后影响整个链条。“2012年和2013年两年618对技术来说是特别黑暗的两年,整个架构升级后,之后的压力就小很多,”曹鹏说。
“马儿加速跑,并且不需要吃草”
随着技术实力的提升,备战618也逐渐常态化。对尚鑫所在的团队来说,2019年618的筹备工作是从5月初才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