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热点 > 社会 >

5天花了5万多元?“抽抽乐”成为未成年人新宠,有家长发现直播间暗藏套路(2)

时间:2024-06-03 22:49:39来源:新媒体

而在黄女士出示的消费记录里,其女儿购买的正是这些五花八门的玩法。“小朋友分辨能力本就弱,主播一说有概率中大奖,就下了很多单。”齐先生则发现,直播间里还有不少人声称会高价购买某类型的卡,诱导消费者下单。“女儿今年12岁,5月中旬在直播间下单了100多笔订单,但其实她平时都舍不得花钱,后来问她,她说直播间里有人说开出高等级的卡可以回收,她就心动了。”

黄女士女儿下单的正是各类不同的玩法。

类似的套路层出不穷。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被遇的“骗局”:有主播在抽出高等级的卡后,利用镜头遮挡迅速调换成了袖子里的普卡;有的人在收到快递后,发现根本不是自己当天选的卡池里的卡;还有资深玩家介绍,拆卡直播间会有各种办法,比如在镜头外搞小动作或是提前抽取卡包中的小卡来控制抽中卡的等级,从而操控下单人的心理……

社交平台上,有人分享“抽抽乐”套路。

监管还需多方合力

未成年人因其心智尚未成熟,更容易成为这场游戏的牺牲品,甚至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齐先生告诉记者,女儿因拆卡上瘾,连着6天都偷偷盗刷了父母信用卡和花呗,“这是不是可以算作诱导未成年人赌博啊?”

为此,记者咨询了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泽若,她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判断是否构成治管法和刑法上的赌博行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是否以营利为目的”。“目前,消费者通过购买产品以小博大,只是构成赌博的要素之一,但更多的是追求娱乐刺激的射幸行为,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商家或者平台是否提供了反向‘变现’的路径,比如提供现金兑换等,能够通过以小博大最终变相实现营利目的,如果有,则存在涉赌风险,商家也涉嫌开设赌场罪。”

具体是否涉嫌赌博,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判断。而目前,摆在不少家庭面前的现实难题,是未成年人这笔巨额消费具体能否追回。

齐先生和黄女士在发现孩子的大额消费后,赶忙向平台发起申诉,可平台的回复却让他们始料未及。“平台反馈说商家在下单界面已经提醒过只有成年人才能下单,而且盲盒产品拆开后是不退不换的。”这一解释让黄女士无法接受,“这种消费行为远远超出了我们整个家庭的消费水平啊!”

在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类似的反映不在少数,有家长直言孩子遭诱哄着下单,要求全额退款。

下单界面均有是否已成年的提示。

退款,显然并不容易,至今,齐先生和黄女士仍旧没能得到满意的回复。对此,刘泽若提醒,监护人要及时留存相关证据,尤其是在未成年人盗用监护人的账号和付款账户时,要保留相关符合未成年人言语特征的聊天记录或是手机账号交付记录等,以及平时的消费习惯等,并结合消费发生的阶段、时间等,来充分证明的确是未成年人消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指导意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近来,伴随着“抽抽乐”争议声四起,卡游公司和相关直播平台也陆续发布声明,要求主播规范直播行为。不过,记者在侦查中发现,所谓的规范仅流于表面,摆上“未成年人禁止下单”的牌子后,主播售卖商品时并不会对下单人的身份进行核查,而奖励玩法亦在不断加码。对此,刘泽若建议,平台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店铺依法进行清退和处理,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数字化手段甄别未成年人的身份;家长也要尽到监护责任,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要杜绝未成年人在直播间的抽卡乱象,还需要相关部门、平台、学校、家长乃至未成年人自己,共同履行责任,形成监管合力。”刘泽若说。

融易新媒体消息

近期热点

5天花了5万多元?“抽抽乐”成为未成年人新宠,有家长发现直播 06-03

业主将厨房改成卫生间致漏水,法院:恢复原状 06-03

不敢相信,这是又要准备炒房了?房贷新招引争议【图文】 06-03

高价雪糕跌落神坛 平价产品独领风骚【图文】 06-03

下期袭榜歌手是断眉 断眉真的来了!【图文】 06-03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