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5 07:23:06来源:新媒体
“从全球的布局来看,中国在汽车供应链变革中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新中心。”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张永伟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表示,智能汽车时代中国供应链的地位在上升,改变着过去高端供应链空洞化的发展困境。同时,还是一条面向双循环的供应链,一方面满足国内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开始走向全球。未来的供应链在区域布局上将呈现出短链化、区块化的分布式发展趋势,全球将出现一批新的以城市为单元的区域级产业集群。这些区域化的供应链集群会成为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产业链将迎来大迁移?
“从商业角度出发,欧洲车企投资中国市场有内在驱动力,这是因为中国市场已成为他们在全球的最大单一市场。同时,中国制造业水平提升,尤其是电动车产业链具有垄断性优势,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欧洲车企必然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曾志凌对记者表示,而欧洲企业将产能外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取决于俄乌冲突会持续多久。
一方面,欧洲车企如果将产能大量外迁,在国内会面临较大压力,包括政治压力和来自汽车工业大批工人的压力。以欧洲车企巨头聚集地德国为例,大众汽车领导人曾经为了推动电动化转型进行裁员,最终在工会施压下付出了巨大代价。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能源问题、避免产业外迁,德国联邦议院已经批准了一项总额高达2000亿欧元的紧急能源救助法案。“从短期来看,欧洲企业不会把产能转移到中国,从长期来看,如果俄乌冲突等政治问题无法解决,制造业迁移是大趋势,除了中国外,美国也是一大市场。”曾志凌对记者表示。
华福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过去的130余年见证了世界汽车工业中心在欧洲、美国、日本之间的转移及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深入,汽车产业正经历第四次变革,世界汽车工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条件已基本具备,这主要包括工业基础、市场规模和核心技术等方面。
从工业基础来看,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高。以2020年为例,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26.0%,德国和日本约为20%,美国为10.9%。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占全球汽车销量的约三分之一,且销量峰值距目前仍有空间。从核心技术来看,自主品牌迎来技术逆转。智能电动汽车时代,造车核心技术由动力总成、汽车电子等转换为动力电池和智能驾驶软硬件能力,使得自主品牌在供应链资源上具有较大优势。
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看来,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效率高,二是成本控制能力强,三是具有人力资源优势。过去,汽车产业链全球布局的主要思路是,在技术密集的地方开发产品,在制造成本最低的地方制造产品,重点在市场条件好的地方销售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但是抗风险能力差。而疫情、个别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发生向全球制造业敲响了警钟,全球产业链需要改变,重点是增加产业安全的维度。
“在增加了产业安全的新维度以后,全球产业链布局将产生重大变化:生产适度分散化、本地化,缩短产业链半径。”董扬曾公开表示,这一变化很可能对中国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产生重大利好,即在中国生产整车的企业,包括中国品牌和外国品牌,以及一级供应商零部件企业,都会加大在中国当地的采购,原本在世界范围内采购的关键材料、核心物件、高端装备,包括汽车芯片,都会大幅度增加在中国采购的份额,这是中国的重大机遇。
“中国企业在电动车领域已经领先,产业链上的压倒性优势已形成。但汽车从电动化进入智能化,我国相关产业链上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尤其是在芯片、汽车操作系统等领域,卡脖子技术尚待解决。”曾志凌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