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02 17:46:05来源:环球网
追求流量的围观太冷血
张砥
日前,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被抓获。这桩旧案立即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可随着新闻的持续走热,这起沉重的刑事案件,大有“随波逐乐”的架势。
案情真相未明,部分媒体及自媒体已急不可耐蜂拥而上,煞有介事地推敲起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有归咎教育的,有责备家庭的,更有一些则一本正经地以“告诉你真相”为名散布“八卦”。让人读来大有一种“吃人血馒头”的既视感。
这是该案应有的打开方式么?不重事实而半猜半编得出的言论,或许能一时吸引眼球,但丝毫无助于正确引导舆论。弑母案,不该演化为某种用来刺激读者感官神经的悬疑惊悚故事。给嫌疑人和受害人贴上各种标签是容易的,探寻悲剧背后的真相却是困难的。但眼下,这种“舍难求易”似乎成了舆论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基本样态。媒体要找“亮点”、专家要找观点、网友要找情绪点,各有企图之下,舆论便开始跑偏,甚至出现很多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自我想象的东西。
比如前些日子意外走红的“流浪大师”,陡然袭来的聚光灯下,“大师”身世马上出现了多个版本,其中不少都被证伪。一片热闹之中,无人去问“大师”的真实心理,更无人关注“大师”的未来打算,只是围观一番便一哄而散,毕竟流量远比眼前的这个人重要多了。
媒体偏好的背后,是纷繁复杂的“观点市场”。但正所谓“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分析刑事案件也好,看待社会问题也罢,尊重事实都是最基本的一条,而这就需要我们留出“让真相浮出水面”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对一些引发关注的刑事案件,盲目追求“首发”、“详情”,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围观,不仅会对案件侦查审判等产生负面影响,对当事人造成巨大压力,甚至可能引发模仿性犯罪行为。
回到这起案件,我们相信,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真相大白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之前,与其去想当然地当“侦探”,不如去关心一下从案件当中暴露出的现实隐忧。比如嫌疑人被抓获时身上带了30多张身份证,这些证件全是网购的。如何避免身份证被冒用,杜绝身份证交易,堵上信息安全漏洞?这样的讨论,才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