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7 01:01:37来源:互联网
刘灿国表示,启动此项目,希望能唤起全社会对新闻从业者,特别是夜班人员的关注和关怀,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企业、机构和个人伸出援手,对夜班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89份问卷暴露夜班媒体人“隐秘的病痛”
为进一步了解夜班媒体人工作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实质性的援助,《传媒茶话会》于12月17日发起了面向夜班媒体人的“主流(含新媒体)夜班媒体人问卷调查”,截至12月22日24时,共收到有效问卷389份。
调查结果显示,在夜班岗位工作5年以上的受访者居多,占比74.04%,其中,工作15年以上的有136人,占比34.96%。
昼夜颠倒的夜班工作使媒体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数据显示,85.09%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同事因为长期从事夜班工作患病。其中,身体生物钟紊乱、免疫力下降、胃病位列夜班媒体人健康问题前三。而不少夜班媒体人还备受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高血糖“四高慢病”的困扰。
此外,有80.46%的受访者表示从事夜班媒体工作,压力特别大和有比较大的压力。而这些工作压力也让部分受访者有抑郁倾向。
问卷调查结果也反映出针对夜班媒体人的保障力度和关心不够的问题。首先,交通补贴方面,70.18%的受访者表示,因夜班工作产生的交通费单位完全不给报销。
其次,健康呵护方面,针对夜班媒体人健康保护的相关措施并不到位,有高达84.83%的受访者表示,单位没有为夜班媒体人配备常备医疗药品和紧急医疗设备,如AED等。
本次调查也显示,夜班媒体人希望接受援助的意愿强烈,86.8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受援助。其中,76.86%的受访者表示希望有补充医疗保险,69.92%的受访者希望得到重病现金援助,60.41%的受访者希望有交通补贴,60.15%的受访者希望获得营养支持,49.61%的受访者希望单位夜班室有急救医疗器械,如AED。
据了解,本次调查问卷70.18%的受访者来自地方媒体,22.37%的受访者来自中央媒体,3.6%的受访者来自行业媒体,1.29%的受访者来自财经媒体,还有2.57%的来自其他行业。
《传媒茶话会》:捧一颗热心,打造公益平台
作为项目发起方之一,《传媒茶话会》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管,是集公益、交流、内容、评价为一体的新媒体平台,成立4年来,始终致力于从业务研究、身心健康等各方面服务媒体人。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传媒茶话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健康报公益基金,联合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发起了“疫情报道者特别援助项目”。该项目共筹集善款2764000元,前期用于为300多名一线记者购买防疫物资,后期剩余款项为450名“逆行”湖北的新闻工作者,按照每人每天100元的标准发放关爱金。
2017年5月,《传媒茶话会》与中国保健协会品牌战略分会等发起,提供义务的媒体人“双心”(心脏和心理)关怀计划,免费为35周岁以上的媒体人提供心脏、心理的定制化检查、评测,共惠及近300名媒体人。此外,该项目还发布了我国首份《中国媒体人“双心”健康报告(2017)》。
而在《传媒茶话会》成立前,创始人刘灿国自己也做过不少针对行业的公益项目。
2010年,刘灿国牵头发起了中国第一个记者援助项目——首都记者援助项目。该项目面向中央和北京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援助对象主要包括:因进行合法新闻采编工作而遭受身心较重伤害的;本人患有重大疾病或出现意外事故的;在合法新闻采编工作中产生纠纷需要正常维权的。2014年,该项目转由中国记协接手,更名为“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
2008年,刘灿国牵头发起“首都记者生日温馨工程”公益项目,该项目主要面向工作地点在北京的中央及北京媒体人,在媒体人生日当天为其送去生日鲜花,同时还会举行定期的研讨会,并围绕媒体报道、融合发展等主题进行业务探讨,为广大媒体人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惠及数百名首都媒体人。
刘灿国说:“让传统主流媒体人活得有尊严,是《传媒茶话会》的愿景,因此,我们会持续打造服务新闻工作者的公益平台。”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