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1 16:02:53来源:互联网
□ 事业发展新观察
◆ 法律服务资源无法满足当地需求
◆ 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当地双语律师
◆ 缺乏人才成为律所发展一大瓶颈
◆ 建议出台鼓励藏族律师执业政策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长春 周斌
“实在抱歉,我刚回合肥,马上安排分所律师与您联系,下周我到青海再和大家面谈。”发出这条信息时已近黄昏,律师卜实顶着凛冽的寒风,正在回律所加班的路上。3年多来,他已在安徽与青海间往返上百次。
2017年夏天,卜实投身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来到当时无律师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服务。3年后,卜实已筹建起安徽瀛鼎(海北)律师事务所,培养一批优秀律师在当地长期执业发展。
像卜实一样,西藏本创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登强、西藏三千律师事务所主任郭东升、山东照岳(龙里)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均等律师,都是通过“1+1”志愿行动与服务地结缘,最终选择在当地创建律所。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近这些律师,听他们讲述选择在服务地创建律所的心路历程、律所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许。
服务期间结缘
接待法律咨询近400起、代写各类法律文书近100份、办理各类型援助案件30多件……在海北州服务那一年,卜实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数字背后是卜实付出的智慧、汗水和心血。他克服高原反应,仔细研究案情,撰写一篇篇法律文书,奔前走后调查取证,维护村民集体利益,在这片无律师地区种下法律的种子,悉心浇灌,直到其扎根高原,开花结果。
服务期间,卜实深深感受到当地的无律师现状亟待解决:“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西部从事法律服务,才能根本解决当地法律服务资源匮乏问题。”
就这样,服务期结束后,卜实努力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于2019年9月建立瀛鼎律所海北分所。
“我正与当事人沟通案情,晚点给您回复。”记者拨通李登强的电话时,他正在处理一起涉及80多名农民工的讨薪案。
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李登强在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服务,帮助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协助地方政府处理相关法律工作。两年中,李登强带领团队为近1900名农民工代理讨薪案件,涉案资金7100多万元,调解成功率94.7%,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及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李登强坦言,援藏之初,自己并未考虑在当地开办律所。但经过两年的深入了解,他发现,作为下辖18个县区的西藏第二大市,日喀则竟然没有一家社会律所,也没有一名本地双语律师。
“当地农牧民、政府、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服务需求十分旺盛,现有法律服务资源难以有效满足这种需求。”李登强告诉记者,他因此产生援藏结束后留下建所的想法,并且日渐坚定。
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10月,李登强建立以“以人为本 开拓创新”为宗旨的西藏本创律师事务所。
2018年7月,刘均主动报名参加第十批“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来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开始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工作。
随着龙里县实现全面脱贫,刘均成为司法部派驻当地的最后一名“1+1”行动志愿律师。为了把法律援助精神永远留在贵州、扎根龙里,2019年4月,刘均在龙里县建立专门从事法律援助的公益律师事务所——山东照岳(龙里)律师事务所。
2014年,郭东升从广东来到西藏林芝,成为“1+1”行动志愿律师,在这里一干就是3年。服务期结束后,郭东升选择留下,并于2018年3月建立西藏三千律师事务所。
逐渐步入正轨
让李登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3年的发展,本创律所已成为日喀则律师最多的律所。而在律所成立之初,李登强就发现,日喀则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匮乏,尤其缺乏本地双语律师,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本创律所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本地双语律师。如今,律所已招聘4名本地实习律师,其中1名已经取得执业资格。”李登强告诉记者,律所培养的第一名双语律师叫卓玛,实习期结束后,她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处理所里交办的业务。
目前,本创律所的主要业务是担任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代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进行刑事辩护等。日喀则上述类型案件业务量大,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三千律所发展总体情况较好,目前有两名专职律师和一名专职实习律师,2019年办理民事、刑事、行政类案件近百起,非诉业务百余起。”郭东升对记者说,三千律所坚持参加公益法律活动,为当地贡献法律服务力量,比如开展各类公益讲座、免费为当地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