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30 01:01:12来源:互联网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 通讯员 陈泽华 郭玉强
邻里间楼上漏水楼下找、老乡间做生意有了冲突、老板跑路拖欠工人工资、年轻气盛的务工人员因口角伤了他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三平路街道上游社区,居民遇到这些闹心纠纷时,常常能看到一名名操着不同口音的“民间调解员”在调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乡音乡情”调解室调解员。
“最近生活咋样?家里没再闹矛盾吧?”11月4日,帕尔哈提·买买提问辖区居民麦某。
“没有,家里都好着呢!”麦某说。
43岁的帕尔哈提是三平路街道上游社区“乡音乡情”调解室成员,被居民称为“新疆万事通”。4月20日,居民麦某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我结婚十几年了,有3个孩子,以前夫妻关系很好,但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丈夫经常对我拳打脚踢。他现在想和我离婚,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向社区党支部汇报,社区派出调解员帕尔哈提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前往麦某家中。
“阿达西,咋回事?我听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家里最近闹矛盾了?”帕尔哈提问。
麦某哭着说:“我省吃俭用,不舍得买新衣服。丈夫管钱,不给我一分钱,还打我。”
“我们都是保洁员,收入不高,省吃俭用也是为了这个家,你为什么不理解?”麦某的丈夫说。
“省吃俭用可以理解,但你打人实在不应该,你们能走到一起多不容易,你说是不是?”帕尔哈提劝解道。
“有时候脾气上来了,就管不住自己。”听了帕尔哈提的话,麦某的丈夫低着头说。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风好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环境。你妻子除了在单位上班,还在别处打工,想方设法增加家庭收入,你们都在为这个家付出,相信你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经过帕尔哈提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开导,半年多来,夫妻俩再没有发生矛盾。
上游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占社区总人口87%,他们操着不同方言,很多方言听懂都费劲,更别说调解纠纷了。
为化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矛盾纠纷,2019年4月,该社区结合辖区实际,挑选了来自四川、河南、山东、甘肃以及新疆本地的居民作为调解员,建立了“乡音乡情”调解室。调解室的成员不仅热心肠、口才好,而且在居民中有一定威望,他们充分利用在老乡中“语言通、感情浓”的优势,在调解矛盾纠纷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楼上人家漏水,我家成了水帘洞。”9月30日,居民孟九超向社区反映。因其操着河南口音,社区工作人员了解详情后,向“乡音乡情”调解室成员武伟英求助。武伟英迅速赶到现场,把双方叫到一起。
“俺这房子年前才装修的,现在泡成这样,恁看这事咋弄吧?”孟九超说。
“大叔,我还没开口,您就说这么多,欺负我听不懂方言是吧!”楼上居民苏宝一脸委屈。
“孟哥,俺刚才看过了,等房顶干了,铲一铲,刷一刷问题不大,社区工作人员已经联系了住建局,很快就可以解决。咱们乡里乡亲的,别为了一点小事伤了老乡感情。”武伟英一番真诚的话语,让两人怨气消了一大半。
“这事儿俺不对,俺太心急了。”“大叔,我也不对,咱们楼上楼下没必要为这事吵红眼。”经过调解,苏宝和孟九超握手言和。
“乡音乡情”调解室架起了新居民和当地居民的桥梁。”上游社区党支部书记安瑶说,每次碰上外来务工人员的纠纷,融易新媒体,因语言和地域文化不同,沟通是最大的障碍。现在有了“乡音乡情”调解员,他们用乡音拉近距离,用乡情融化隔阂,促进调解效果最大化、最快化。
为保证“乡音乡情”调解员工作更为专业,上游社区工作人员经常邀请调解专家定期给调解员进行法律法规、调解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同时,社区组织“乡音乡情”调解员模拟不同场景的调解,相互切磋,分析辖区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成功调解的案例经验,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乡音乡情”调解室成立以来,受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多起,成功率达100%。
为取得更好的普法效果,每次调解结束后,调解员都会跟进当事人的诉求落实情况,了解调解成效,正面引导。同时,通过以案例说事、以身边人说事等方式,在辖区开展文明守法、邻里互助的教育宣传,在居民中形成邻里守望、团结和谐的氛围,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