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4 13:12:49来源:互联网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巡礼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萍 徐鹏 文/图
图为在西宁市民中心,市民正在办理相关业务。
“如今,办事事项都集中到这,进了一扇门就能把所有事办好,非常方便,工作人员很热情,效率也高。”在青海西宁市民中心,记者见到了前来办事的市民张晓君,他对这里的便民服务赞叹不已。
古铜色屋顶,米黄色墙面,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市民中心总投资9.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9万平方米,主要由行政审批楼和体育文化馆组成,于去年11月揭牌运行。
“目前,市民中心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办事服务平台。行政审批楼入驻单位、服务机构、金融机构34家,设置430个服务窗口,受理389项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日均办件量达2000余件。同时,各市州高频事项纳入市民中心集中办理。”西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政策法规科科长杨姗姗介绍说,这里还设有“24小时自助服务区”“智能无人值守受理站”,开通了“市民中心微信公众号”,实行政务服务事项线上自助办理,有效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度。
市民中心是西宁市提升政务服务实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也是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的典范。
近年来,西宁市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主体工程和重点任务,以深入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部署,聚焦中心抓谋划、压实责任抓落实、对标先进抓提升,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打造公平透明营商环境
青海创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孵化器企业,位于西宁市城东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办公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入驻企业87家,主要为中小微企业。从创业咨询到办理入驻,从政策落地到经营指导,该公司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对于西宁市营商环境的改变,总经理卢宇刚深有感触。
“我们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很多,说实话,这几年营商环境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说企业创立,以前办下所有证怎么也得一个星期,现在两天就搞定了,而且不用现场跑,网上申办就行,太方便了。”卢宇刚说。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去年3月,西宁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正式挂牌成立,并挂西宁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牌子。为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西宁在政务服务、市场发展、投资兴业、法治保障等方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市级平台部署,并在青海政务服务门户网站上线,录入市级行政许可事项139项,录入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1.9万余张。整合12345市民热线为政务服务热线,接受企业投诉与举报,构建起全天候、无缝隙受理回应体系。
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企业开办提速至3个工作日内。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全市保留执行的涉企收费项目23项。新办纳税人业务办理时长缩减90%,纳税申报材料缩减50%,217项涉税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截至目前,全市一般企业投资政府审批环节时限压减至30个工作日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缩短至30个工作日。创推不动产登记“高效1113”品牌,只需提交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在3个工作日取证,时效走在全国前列。
以良法促发展保障善治
2019年1月1日,作为规范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西宁市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促进条例》正式施行。那么,西宁为何出台这样一部地方性法规?
西宁地处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的门户和生态屏障。作为生态脆弱的重点地区,西宁以1%的地理空间承载着青海近50%的人口。在这样一个生态脆弱、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西宁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幸福城市成长坐标,提出了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发展举措,设立市委绿色发展委员会,积极推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走出了一条整体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
西宁市司法局立法科科长谢海宏说,制定《条例》就是为了促进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立法形式把市委关于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决策主张固化为地方性法规,是动员和组织全市力量共同去实现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西宁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先后出台《西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西宁市电梯安全条例》《西宁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西宁市西堡生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西宁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西宁市河长制湖长制规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努力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截至目前,共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35件,政府规章10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