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2 17:38:21来源:融易新媒体
受疫情影响,线上化渠道为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窗口。网上外卖、在线教育、网约车、在线医疗等数字服务蓬勃发展,用户规模分别达4.09亿、3.81亿、3.4亿和2.76亿,占网民整体的比例分别为43.5%、40.5%、36.2%和29.4%,在满足网民需求的同时,也为服务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助力。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经济和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坦言,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经济被迫拉伸了“韧带”,在供应链、企业管理和商业活动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挑战,而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提升中国经济“韧带”的韧性,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支撑。
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底层基础。吕本富说,借助数字技术,大规模匹配算法和高速网络传输到云端,信息的传输更快、能量的耗散更少,推动数字经济成为“低熵经济”。
“网络购物等数字消费为推动经济内循环提供了新动力。”吕本富说,上半年,网络零售的规模已经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对消费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此次《报告》数据显示,生鲜电商、农产品电商、跨境电商、二手电商等电商新模式也保持较快发展,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57亿、2.48亿、1.38亿和6143万,在推动农产品上行、带动消费回流和促进闲置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吕本富分析说,从《报告》中可以发现,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的用户规模分别达3.81亿、2.76亿和1.99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互联网应用,融易新媒体,在推动服务业创新的同时,不断增强经济的韧性,“以远程办公等为代表的数字服务正在形成新的服务业态”。
积极助力产业振兴
网络扶贫成效显著
《报告》披露,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4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67%,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城乡数字鸿沟显著缩小,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为24.1%,2017年以来首次缩小到30%以内,网络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多地被网民所了解和参与。
“此次《报告》用多个维度数据记录了我国在网络扶贫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非常难得。”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指出,《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2.3%,较2020年3月提升6.1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6.3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实现网络覆盖,城乡差异显著缩小。”
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从2017年的不足70%提升至98%,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从25%提升至98%。汪向东说,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的时代正在到来。
截至2020年6月,认可互联网在“为贫困群众提供帮助”“通过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工作和医疗教育机会”的网民比例较2020年3月均有所提升。汪向东指出,这说明,网络扶贫成效得到广大网民认可。
汪向东建议,网络扶贫要在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对标乡村振兴建立长效机制,通过网络消费扶贫,实现从助力限期脱贫到助力稳定脱贫,从扶助绝对贫困到扶助相对贫困,从“输血”到“造血”,从助力扶贫到振兴产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