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7 13:12:02来源:融易新媒体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万静
9月16日,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
2019年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版)》颁布并实施的第一年,为全面了解2019年度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社科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法学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对各级政府政务公开情况进行调研和评估,由此形成了上述《报告》。这已经是社科院连续第六年发布《中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了。
此次《报告》评估对象包括49家机构改革后对外有行政管理权限的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125家县(市、区)政府。
各级政府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初见成效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是规范执法秩序的重要举措。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社科院的调查结果发现,行政处罚事项目录、部分领域的行政处罚结果公开程度较高,部分地方政府已率先建成全省行政执法信息统一平台公示。
首先,部分地方政府已率先建成全省行政执法信息统一平台公示。《报告》评估发现,广东省、湖南省等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上述指导意见》落地,建立了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统一公示平台,平台均按照事前公开、事后公开两个板块分别建设,其中广东省公示平台覆盖了省、市、县(市、区)、镇(街道)四级各类行政执法信息,公示信息范围覆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征用、行政许可等各类行政执法行为。
其次,绝大多数评估对象公开了行政处罚事项目录。31家省级政府、47家较大的市政府、116家县(市、区)政府网站集中公开了各部门的行政处罚事项目录,公开率分别达到100%、95.92%和92.80%。
最后,省、市、县(市、区)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处罚结果公开较好。评估发现,28家省级政府、43家较大的市政府、105家县(市、区)政府公开了2019年度处罚结果,公开率分别达到90.32%、87.76%和84.00%。
社科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副主任吕艳滨研究员向记者介绍,2019年是既是修订后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也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的第三年。按照政务公开的总体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应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全流程公开,全面推广政务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扩大公众参与,发挥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关切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作用。总体来看,2019年全国政务公开工作成效显著。
政务服务信息公开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随着“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的深入实施,政务服务信息公开的水平正在大幅提高。《报告》调查显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的公开率比2018年明显上升。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的公开率由84%提高到87.76%,省、市、县三级政府由74.19%、51.02%、57.00%全部提升到100%。
同时,社科院调查显示,多数评估对象集中展示“全生命周期”办事服务事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推行市场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办事服务事项集成式、一站式公开。对“全生命周期”办事服务事项集中展示的评估,主要考察省、市、县三级政府通过专题、专栏、专门图解、指南汇编等方式集成展示情况。
《报告》评估发现,有26家省级政府、42家较大的市政府、125家县(市、区)政府能够集中展示市场主体(企业)“全生命周期”办事服务事项,占比分别为83.87%、85.71%、100%;有21家省级政府、35家较大的市政府、124家县(市、区)政府能够集中展示个人“全生命周期”办事服务事项,占比分别为67.74%、71.43%、99.20%,“全生命周期”的办事服务事项集成式展示程度较高。
其中,部分评估对象对“全生命周期”的办事服务事项的归类科学、清晰,便于快速锁定,如北京市在法人全生命周期分类中,按照开办企业、申领资质、投资立项、扩大生产、引进人才、办理社保、申请专利、纳税缴费、申请贷款、申请破产、其他事项等11类事项分类展示,每个子类又可以分部门查阅;宁夏回族自治区对个人全生命周期办事服务事项,从生育收养到死亡殡葬,按照时间周期顺序细分29类集中展示,分类细致,查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