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5 18:21:13来源:融易新媒体
5月1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办庆祝护士节暨优秀集体和个人表彰活动。这是援鄂医疗队队员代表邰晶在活动上分享战“疫”故事。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医者担当,英雄正是这般模样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是1月18日抵汉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中唯一的重症专家。
为了尽快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救治办法,杜斌没日没夜地“泡”在ICU: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巡查5家医院的ICU;最长的时候,他穿着防护服在ICU忙碌了10个小时。
从策划和组建武汉最初的几家临时ICU,到不顾安危实施气管插管,杜斌的早期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等重症救治经验被写入了国家诊疗方案,为稳定抗疫形势作出贡献。
危险面前,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争分夺秒”——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带领科研团队及时总结患者临床特征、救治经验,参与编写第一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治疗重症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向全球传递了中国声音、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为世界各国防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护士们在每次上班前,都会通过微信工作群提前了解患者情况,明确每一位患者的护理要点,保证每次接触患者都是有计划地进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护理,同时也避免体力的浪费、降低物资的消耗。
打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驰援护士的工作记录,长长一串任务清单令人吃惊:护理评估、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管道护理、饮食营养、皮肤护理等,各个大项的工作内容又被细分为一个个小项,变为更精细和专业的操作要求。
1月26日,由121位医护专家组成的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启程奔赴武汉。这是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北京医院外科ICU副主任常志刚(左)与儿子在首都国际机场告别。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2月5日,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召开的科技部应急攻关“瑞德西韦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研究”项目启动会上,瑞德西韦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在会上讲解项目内容。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正是这样一次次无悔的付出,书写了医者的担当——
得知患者多、病情重,刚刚下了夜班又折回医院支援到凌晨,是担当;
忍住大汗、头痛、胸闷、急促心跳,以及如百爪挠心的饥渴感和胃痛,是担当;
近距离护理气管插管患者,为患者排痰、翻身、协助大小便,也是担当。
在被雾气和汗水打湿的护目镜背后,一位位白衣天使牵挂患者的目光,就是千万患者的希望之光。
向险而行、无悔担当,英雄正是这般模样。
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我们的希望——记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 src="https://www.ryxmt.com.cnhttps://www.ryxmt.com.cn/uploads/allimg/200915/1R24R210_0.jpg">
1月26日,由121位医护专家组成的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启程奔赴武汉。这是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启程前在医院内合影。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3月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护士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