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07 08:26:26来源:融易新媒体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鹏
一个便携式宣传台,外加一条横幅,便是一个法律宣传点。
在城中区人民广场,头顶着大太阳,徐梦婷正忙着给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页,她的上身斜披着“青海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员”红色绶带,很是显眼。
“您可以上网、打电话、关注微信公号、到大厅窗口等获取法律服务,不仅能咨询法律问题,如果有案子,也符合条件,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律师免费给打官司……”几天下来,徐梦婷对法律宣传已是轻车熟路。
8月24日,“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举行。这次活动由青海省司法厅主办,西宁市司法局、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协办,10家律师事务所的志愿者律师和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2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将在西宁市人口流动大的10个宣传点开展为期一周有规模、有特色的宣传。
“这10个点位都选择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包括公园、商业中心、广场等,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宣传覆盖面。人员搭配上,每个点由1名律师和2名大学生组成,既发挥了律师专长,也调动了大学生积极性。”青海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李连才说。
唐道637广场是位于西宁海湖新区的商业中心,此时律师张振江和大学生王震、贺婷也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在现场解答法律咨询的同时,还会在法律援助咨询登记表上做好记录。
“一位农民工干活时受伤,想起诉包工头,前来咨询怎么办。由于他符合法律援助条件,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我们建议他可以去城东区法律援助中心或通过12348青海法网申请法律援助。”王震说,这位农民工表示将申请法律援助。
力盟商业街上同样熙熙攘攘,记者采访时,正巧碰上前天刚来咨询的市民王先生。“这个活动很好,我之前提出的那个问题,他们给解释得很好,所以今天我又和朋友过来咨询另外一个事情。”王先生赞叹道。
大学生夏丽敏告诉记者:“我们重点宣传获取法律服务的6种途经以及法律援助品牌活动的内容,如法律援助逐步覆盖到低收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都是援助重点对象,同时还会结合咨询宣传民法典内容。”
“通过宣传,让老百姓知晓如何享受公共法律服务,可以享受哪些方面的公共法律服务和获取公共法律服务的方式途径;知晓法律援助是民生工程,能够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理解民法典的精神实质和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尊法、守法、找法、靠法的意识和能力。”青海省司法厅党组成员王林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法律指引1200余人次,转交法律援助案件申请110余件,引导关注12348青海法网5000余人次;发放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宣传册等36000余册;向全省手机用户发送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公益短信,覆盖全省手机用户378.7万人。
宣传周活动是青海省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活动的缩影。
“根据司法部要求,全省部署开展了这一活动,下发了工作方案,自今年5月开始持续至12月,分为动员部署、组织实施和总结验收三个阶段。”青海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陈发虎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青海省从助力复工复产、助推脱贫攻坚、应援优援增强群众获得感三大方面提出了11项法律援助便民惠民措施,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化解涉疫矛盾纠纷作为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为困难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