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3 00:25:13来源:融易新媒体
1979年,国家开始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实施为期70年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有了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先进治沙技术的引进,毛乌素沙地大面积开展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工作。
“开始栽树时没路、没水,得把一天吃的干粮备足了才能去造林,连饭都吃不上。”望着眼前的满目翠绿,苏雅拉巴雅尔自信满满。因为经过40多年的努力,林场植被覆盖度已从成立初期的27%达到了如今的95%以上。
治沙造林的过程艰辛而漫长,需要坚守,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撑。在国家“谁造谁有,允许继承,长期不变”的政策实施后,鄂尔多斯“以户为单位”的造林热情开始高涨,遏制毛乌素沙地蔓延迎来了生态治理的“拐点”。
1985年,刚满20岁的殷玉珍从陕西嫁到乌审旗“井背塘”这个地方。这里位于内蒙古和甘肃交界地带的毛乌素沙地深处,没有路,每次出门只能徒步几公里穿越茫茫沙地。“看到一望无际的明沙,我整个人都傻了——地种不成,羊放不了,可咋活?”
殷玉珍摸着松树说,“我是种树人,树是我的命根根”。 人民网陈立庚摄
恶劣的生态环境让她决心治沙造林。1986年,她和丈夫用家里的羊换回600多棵树苗。每年4月份土壤解冻后,夫妻二人四五点就带上干粮和水走进沙梁,抓紧栽树。
“她刚开始栽树时我去过那儿,那里是典型的蜂窝状沙地,中间低洼,四周让沙梗围成圆形,极难治理。”曾在乌审旗林业局工作多年的吴兆军谈起殷玉珍,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仍称赞她不服输的植树倔劲儿。
“先种上一溜一溜的沙蒿,将流沙基本固定下来,再在沙蒿带中间栽植沙柳、杨柴、紫穗槐等灌木树种,一株一株增加,一片一片延伸……”殷玉珍治沙造林的经验让不毛之地长出了绿色。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人工造林、机械造林、飞播造林的技术开始运用。”吴兆军告诉记者,毛乌素沙地的沙患少了,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1991年3月,由于治理毛乌素沙地成效显著,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审旗还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
生态优先谋发展 黄沙覆绿始成金
“防沙治沙”为的是从“沙里淘金”,让世代被流沙困扰的农牧民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2001年到2010年,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的大力支撑下,毛乌素沙地严格执行了禁牧、休牧和轮牧政策,走上了规范化治理的路子。
如今乌兰达来放眼望去绿色已浸透黄沙。 人民网陈立庚摄
伴着毛乌素沙海基本消失的现实,过去的不毛之地正变成一片希望的田野。“以前,家里长草的牧场也就100多亩地,现在6000多亩牧场基本都种上了沙柳,载上了树。”乌审召镇查汗庙嘎查牧民乌兰达来说,自己是生态环境改善最直接的收益者。
放在20年前,他放羊找草一天得走五、六公里,羊还吃不饱;如今,畜草同旺,凭着家里上百头羊、十多头牛,一年收入达到十多万元。“今年大旱,我准备把羊和牛再卖一些。”乌兰达来说栽树容易保护难,自己准备主动减少牧场的畜载量,不能因为眼前的牛羊放弃绿色。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如何在绿色中挖出“金色”的价值?记者在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沙柳颗粒加工厂找到了答案。该村监委会主任龚栓明说,“沙柳是防沙治沙的好把式,但生长3年后必须平茬。”
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沙柳颗粒加工厂内,工人在整理粉碎后的沙柳。 人民网陈立庚摄
绿色发展不能光低头栽树,更要抬头看路,要寻找和扩展致富的路子。通过驻村帮扶单位和当地企业支持的300多万资金,乌兰什巴台村有了自己的沙柳颗粒加工厂。筷子粗细的沙柳颗粒凭借着低排放、环保、无烟的特性,受到银川、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多家化工企业的青睐。
“今年产出的3000多吨沙柳颗粒燃料大概能收益60万元以上。”看着眼前灰褐色的“金山银山”,龚栓明不无欣喜,“每年村里每户农民能从平茬效益中得到一亩补贴30元。”栽种沙柳的经济效益让村民们得到了“看得见的‘金山银山’”。
图克镇黄陶乐盖嘎查,牧家乐让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人民网陈立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