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4 09:01:23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从“守门员”到“摆渡人”:抗击疫情,他一直在线丨武汉一日
    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熟悉鄂焕斌法官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热爱“精致”生活的人,平时案子再多,办公室也会收拾得整整齐齐,连一张油漆斑驳的小茶几,他都会用心盖上一张风格清新的小垫子,再摆上精心挑选的茶具,打造成为刑庭办公室一景。
    然而,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他连续作战二十余天,再顾不上收拾自己,爆炸头、面罩脸,一件棉袄一条牛仔裤多天不换,成为鄂焕斌的新形象。面对同事的调侃,他却轻松一笑:“坚守必会迎来胜利,融易新媒体,我宁愿做个有情怀的中年男子。”
    今年1月底,春节假期尚未结束,上级党委部署开展“双进双服务”活动,号召党员协助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了更好开展工作,区委组织部要求人员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更换。
    当时,江汉法院对口的三个社区中,民航里社区形势最严峻,就连社区同志也建议法院干警不要去现场。鄂焕斌在刑庭第一个报名,毅然奔赴民航里,成为江汉法院首批固定下沉社区人员之一。宣传防疫知识、劝导居民减少外出,在协助社区工作的间隙,他还兼顾刑事审判工作,妥善安置取保候审后因疫情不能回家的被告人。
    2月15日,继先后派出70余名干部下沉社区、派驻隔离点参与保障工作,江汉法院再次派出10名干警进驻辖区两个定点医院隔离转运工作点,负责将等待确诊结果的病人从出医院门直接转运相应隔离点,成为一线驻点转运的重要力量。
    穿梭于这个“救治”和“隔离”两个关键环节,风险大、责任重,江汉法院派出了一支平均年龄为30岁的精干力量,已经46岁的鄂焕斌法官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从“下沉”社区值守转战到新华医院发热门诊转运病患,鄂焕斌成为了将医院等待确诊结果的病人随车送往不同隔离点、等待下步分流治疗的“摆渡人”。
    为了不挤占医院有限的医疗和办公空间,隔离运送值守点就设在新华医院门口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上岗第一天,武汉就迎来了新年第一场大雪,鄂焕斌主动承担了16日凌晨1至6点这个最冷、最困、最难时段的值守班。
    帐篷正面没有遮挡,立在棚内零下数度的寒风里,脚边的电暖器并不能发挥在封闭环境下应有的升温作用。为了保证将确诊病人第一时间送到隔离点以免受冻加重病情,鄂焕斌和一同值班的同事一直坚持守在棚内,连续随车送走几位半夜错峰检查的病人去隔离点休息,自己却因上厕所需要重新准备防护用具,连口热水都没喝上一口。
    2月18号上午,新华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了两位发热咳嗽的婆婆,由于ct检查呈阳性,按疫情指挥部要求进行隔离。鄂焕斌不仅要协调司机、查询酒店地址,还要护送患者到酒店,并且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
    将两名患者送至地点后,已是下午1点半左右。不曾想,该酒店收治条件不足,拒绝接受,而两个婆婆没吃早饭到现在已处于低血糖状态,人又滞留在酒店门口。鄂焕斌赶紧将两个婆婆扶下车,找地方休息,告知现状原因,安抚她们情绪。经过多次协调,最终2个婆婆转送至万松园振华大楼,此时已14时50分,距离最终诊断约3个小时。
    次日清晨7时,鄂焕斌已完成凌晨第一个6小时值守班,和队友办理完交接手续后,脱下严实闷热的防护装具,准备走回新华医院附近的临时休息点抓紧时间吃点东西睡个觉,因为下一次值守是在六小时之后。
    而这一天,已是鄂焕斌自大年初五投入防疫作战以来的第22个连续工作日。
    驻点平均每天会护送30余名病人前往隔离点,队员们需要与就诊病人频繁近距离接触。为了安全起见,自从进驻以来,鄂焕斌就再没回过家,每天在休息点和值守点两点一线:一是因为值班周期快,怕误班;二是担心自己消毒工作不周全成为病毒传播者。
    战斗仍在继续,作为第一批奔赴一线的同志,鄂焕斌与病毒的距离越来越近,与病毒的战斗越来越艰苦,但他从未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