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15:22:02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郁婷苈5月7日报道:5月20日,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演出,并角逐文华奖。从去年8月启动排演到即将站在“十二艺节”开幕演出的舞台,200多天的精雕细琢、20多场演出,主创们争分夺秒,进行最后的冲刺。
    将电影手法带入舞剧
    4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沪开票,排在售票队伍前三位的观众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此前的试演阶段,该剧也是一票难求。这部红色题材舞剧怎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响?
    有电影版珠玉在前,没有经典台词、没有镜头转换,仅靠肢体语言和舞台空间表达复杂的谍战故事,这在舞蹈领域还是空白。舞台上,编剧罗怀臻塑造了9个主要角色,每个角色几乎都是双重身份。如此复杂的人物设定、情节脉络,有观众表示似乎更适合话剧舞台,但总编导之一的韩真并不这么认为。“比如,当两位地下党进入到一个充满窃听设备的房间,他们不能说话,靠什么交流?不就是肢体、眼神么?这就更加契合了舞蹈的属性。”
    于是,“舞剧蒙太奇”“倒带式回放”“可移动景片”……一连串突破常规、不拘传统的手法被带到了舞剧里。很多背景交代被移入影画中,26块可移动的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实现不同场景的转换,灯光技术的巧妙运用使得整部舞剧的视觉呈现有了电影的质感。“将艺术创新做到极致。”担任该剧总编导之一的周莉亚告诉记者。
    让角色牢牢长在舞者身上
    如何让这群都市里的年轻人演好70年前为信仰而牺牲的烈士,塑造出有厚度、有复杂任务的角色,让角色长在人物身上?在团长陈飞华看来,没有捷径,只有付出大量的时间。
    上海歌舞团首席舞者王佳俊在剧中扮演主人公李侠。他至今记得,排练进入一个半月时,创作瓶颈出现,卡在了人物的情绪构建上。“在隐忍、克制、细腻的‘收’与‘放’之间,找不到‘李侠’身上那个准确的度数了。”王佳俊说。况且,这部作品还要加入“戏剧表演”,这在他近二十年的舞蹈创作经历中并不多见。
    同样扮演李侠爱人“兰芬”的舞蹈演员朱洁静,起初也迟迟找不到状态。“前一秒钟导演刚说你好点,下一秒钟就把你数落得劈头盖脸,”这让她时不时会生出再回学校的错觉,“每天有老师叫着你名字,指出你的不对”。
    “时间只记住精品,艺术永追求一流。”在上海歌舞团排练厅的墙上写着这样一行字。主创与演员们一遍遍抠细节,一个动作上重复上千遍。“创作的过程很煎熬,但突然找到了感觉,就脱胎换骨。”韩真说。
    日前,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组举办的冲刺动员会上,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组临时党支部宣布成立。回首舞剧创排的这四个多月,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表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凝聚了全团所有演职人员的心血之作,全体演职人员为舞剧付出的辛苦努力,仍历历在目。“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我们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