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5 00:24:41来源:新华网
    “有求必应”赢得“一呼百应”——合肥滨湖世纪社区创新社会治理
    新华社合肥12月19日电(记者汪奥娜)“改什么、怎么改,居民们说了算。”安徽合肥市和园小区8栋的楼栋党小组长黄永林在党员大会上说。去年,小区建成满10年,楼道大厅、地下车库、消防管网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小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被和园网格党支部提上了工作日程。
    很快,党支部在各单元楼与小区广场架起了意见征集台,收集到200余条居民意见,为后期的工程改造提供了重要依据。党支部随即在居民群中发布招募令,邀请有工程或建筑领域特长的居民进行跟踪监督,一支由10人组成的“护家”工程志愿监督队成立了。
    在施工过程中,监督队通过每周一次的实地巡查、近10余次的多方协商会议,发现并解决了工程进度滞后、楼道瓷砖张贴不规范、楼顶防水不符合标准等多项问题。“自己的家自己管,以后住得更舒心。”主动“请缨”来组建监督队的小区居民李维柱说。
    和园小区是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创新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通过大力推行社区治理体制改革,滨湖世纪社区建立了以党组织为主渠道统筹各类服务资源、协调各方自治共治的组织架构,以党建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实现了党组织“有求必应”赢得群众“一呼百应”的治理效果。
    作为合肥市街居体制改革设立的首个街道级社区,滨湖世纪社区于2013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辖区人口超过13万,企业6000余家。
    “做好这样一个超大型社区的服务工作,仅靠社区工作人员远远不够,必须发动社区居民‘大合唱’,最大限度调动和用好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滨湖世纪社区党委书记束红英说。
    滨湖世纪社区探索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社区下设的8个居委会都是由居民选举产生的,每个居委会对应一个网格块区,融易新媒体,设立党支部。由于不承担任何行政职能,居委会的角色由“耕别人家的田”变为“种自己家的地”,有了更多的人力与时间做好组织、发动、服务群众的工作。
    由此孵化出的121个社会组织凝聚核心群众3000余人、组建的68支帮客团队带动了志愿者15000余人、培育出的120支文体社团发动了文体爱好者20000余人……
    不仅仅在居民区,党组织还延伸到了商圈。滨湖世纪商圈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共有4万多员工。多数企业规模不大、党员分散,要么党员数量不够成立党支部,要么企业党支部能力较弱、党建活动不规范。
    为此,社区创新设置党组织网络,对于无法单独组建党组织的,按照业缘、趣缘和“强带弱、好带差”的方式组建联合党组织。滨湖世纪商圈党委在走访中发现,临滨苑A座3家传统商贸公司都只有1名党员,于是按照行业相近、公司地点相近的原则,将周边B座、C座的两家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了党支部。商圈党委不仅提供材料模板和流程标准,还每月提供订制的支部工作“提示单”,指导其结合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丰富党员活动形式。
    同时,商圈创新党建活动内容和形式,比如请市人社局开展社保稽核答疑、举办契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培训沙龙、组织青春时尚的社团活动等。红星美凯龙分公司党支部党员高欢说:“平常大家工作忙,起初对于党建活动并不是很热衷,体验过后,觉得对工作和生活都有帮助,现在愿意主动报名参加。”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看群众发动得好不好。滨湖世纪社区党群工作部部长方河兵表示,通过织密党的组织“一张网”,延伸到小区楼栋和楼宇企业,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所想与所需,党群关系有了质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党员、社会组织和热心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下活了协商共治“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