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4 17:18:16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 陈绪厚
    距广州地陷事发已过去18天,3名失联人员的家属仍在等待,“等把人找出来”。
    广州地铁工作人员12月18日回应澎湃新闻()称,这段时间都在按搜救方案做工作,耗时较长,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好。该工作人员强调,“一直在找,从未放弃”。
    此前,12月1日9时,广州大道北与禺东西路交界处广州地铁11号线沙河站施工区域发生地面塌陷。事发时,途经该区域的1辆清污车和1辆电动单车掉落其中,车上3人随车掉入。
    
    12月18日下午,地陷事发区域正在施工作业。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广州地铁官方微博12月7日发布消息称,搜寻方案增加全回转咬合桩作为挡土水结构,即从地面向下施工连续的钢筋混应土墙,形成挡土止水的结构后,再进一步实施搜寻。通过各种手段综合研判,目前初步确定了失联车辆的地下区域。
    家属在等人出来,事发区域在施工作业
    地陷事故发生于12月1日9时时,地点位于广州大道北与禺东西路交界处,这里也是将于今年年底开通的广州11号线沙河站施工区域。
    事发时,途经该区域的1辆清污车和1辆电动单车掉落其中,车上3人随车掉入。
    据官方通报,事发后,隧道内施工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无伤亡和失踪,事件未对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造成影响。后经调查,3名失联人员中2人已经被查明为石姓父子,另1人为男子罗某,53岁,湖南耒阳市人。
    失联的石姓父子家属喻女士此前告诉澎湃新闻,她的丈夫今年26岁、公公51岁,是湖南邵阳人,当时父子二人在清淤车上。喻女士的女儿刚满月,原打算年底和丈夫回老家结婚摆喜酒。
    12月18日,喻女士告诉澎湃新闻,她已回湖南,有一个叔叔留在广州处理此事,这个叔叔会把消息告诉他们,但叔叔不方便接受采访。
    “等人出来再说。”喻女士说,家属的诉求自始至终没变,目前人还没有找到,家属也没有和官方签订协议,所知甚少,家属也在等待结果。
    18日下午,澎湃新闻走访地陷的事发区域看到,事发区域已经围蔽,有不少工人正在里面施工作业。
    “一直在找,从未放弃”
    距离事发已过去18天,失联人员尚未找到,是不是搜寻工作遇到了新的难题?广州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12月19日上午回复澎湃新闻称,“请关注地铁官方发布。”
    澎湃新闻注意到,广州市就此事分别于12月1日晚、2日、7日举行了三次新闻发布会,三次新闻发布会上均强调:正全力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救援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最近一次的新闻发布会召开于12月7日,广州地铁所发布的最新消息也是12月7日发布的。
    事发当日,地陷区域就开始回填,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讨论。在12月1日晚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广州地铁集团建设总部总经理孙成伟表示,由于现场多次发生塌陷,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施救行动多次受阻,且危及塌陷区周边安全。根据专家组意见,现场马上加固边坡防止再次塌方,融易新媒体,形成安全的救援平台,以便全面开展救援。
    12月7日,广州市举行的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岩土师彭卫平表示:1、场地砂层较厚,地下水丰富;2、塌陷深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塌落物成分复杂;3、探寻施工环境狭窄,毗邻高架桥桥台;4、保护失联者的尊严和探寻人员及周边环境安全,做到万无一失;5、土方开挖速度最快,尽量缩短探寻施工时间。
    中国中铁广州轨道交通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谭小春表示,按照国家、省、市权威专家的意见,鉴于车辆陷入后快速被流砂掩盖,塌陷处的流砂层较厚,地下水量大,失联车辆存在随流砂层移动的可能,因此要扩大搜寻范围。同时继续实施加固,防止塌陷体进一步扩大进而危及搜寻工作人员的安全。连日来,现场指挥部共投入1500多人次,动用地质钻机、地质雷达等近90台(套)救援设备开展搜寻工作。通过各种手段综合研判,目前初步确定了失联车辆的地下区域。
    谭小春表示,将增加地下全回转咬合桩结构,即从地面向下施工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形成挡土止水的结构后,再进一步实施搜寻。同时,将影响搜寻的地下供水管、燃气管等管线迁改至搜寻范围以外。目前大型施工设备已经进场,开始围护结构的槽壁加固工作。“搜寻工作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将尽一切努力、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搜寻失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