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1 10:00:23来源:融易新媒体
原标题:世遗之城福建泉州发现一明代古钟距今418年
18日,泉州通淮关岳庙举行明代古钟重现新闻通气会。
这是一座铸造于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的文物大钟,于日前对关岳庙进行例行检查中被发现,并经专家鉴定为明代文物,现移置泉州通淮文化馆三楼展厅保存,重新展示在今人眼前。
01
古钟正面铭文清晰可见与关岳庙跨越四个多世纪
18日上午,记者在泉州通淮文化馆三楼展厅见到,这是一座铁铸钟,古钟通高120厘米,钟口直径70厘米,胎体厚5厘米,重约350公斤,迄今已有418年的历史。
尽管年代久远,但因该钟此前一直被悬挂于通淮关岳庙正门左侧房梁,未经风吹雨淋及日晒,古钟正面铭文仍清晰可见,镌刻着“在城迎春门关王庙钟万历三十二年三月吉日立”的字样。
据悉,融易新媒体,迎春门为泉州古城门之一,位于涂门水关附近,原为“门”。
据万历《泉州府志·卷之四·规制志上·地池》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倭寇煽乱,久益猖獗,拥众直抵城下。
昼夜戒严,百姓走入城中,城门闭数日不开以为常。
是年,德济门灾,守熊汝达重建之,改通淮门曰迎春门,南熏门曰通津,余仍旧名”,即1558年,守卫泉州的知府熊汝达在德济门发生火灾后,重建了德济门,并将通淮门改名为迎春门,南熏门改为通津门,其他各门仍旧保留原名。
由此可见,彼时通淮关岳庙已存在于现址,称“关王庙”,该钟确为通淮关岳庙所有。
经有关文物专家考证,这座古钟与2018年12月版《泉州通淮关岳庙庙志》第005页、042页记载的“关壮缪候庙钟”年代信息高度吻合,基本可以确认该钟即为史书中所记载的古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