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27 18:04:05来源:成都商报
    年轻人怎么可能不忧伤呢?
    《在俄国》
    顾湘/著
    上海三联书店
    十年前我去希腊旅行的时候,旅行社安排的地接是个年轻快乐的女孩,她在希腊留学,毕业后便开始带团。去游览卫城那天,我坐在车上第一排,听见她和司机讲着希腊语,觉得十分新鲜。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中国人留学的主要去向,应该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或法国这些“热门国家”。
    但也因为这个缘故,我对选择了那些相对“冷门”的留学去处的人,以及他们相应的经历,格外感兴趣。所以,当看到自己很喜欢的作家顾湘当年是去俄罗斯留学之后,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在俄国》。
    和《赵桥村》相比,这本更早写就的书,显得更加年轻和任性,更多自言自语,而她那一个个跳脱的念头,化作文字之后,也变得更加轻灵和充满画面感。
    如果要从她这本书里,条分缕析地梳理出她在俄罗斯三年的大事记和过往梗概,是不太容易的。顾湘的文字特点,在我眼中接近一种半梦幻半清醒的感觉,她仿佛同时活在两个世界里,也可能是三个,或者更多。
    总有些句子,会莫名印在你脑海里。
    她写她和朋友们在下雪的广场上漫步,“伴随着一阵依稀的俄罗斯方块的音乐,欢快不无凄惶,像我们生活里的大大小小全部的事情和遭遇那么噼里啪啦地掉下来垒着,垒在心口,而且越掉越快。”
    她写自己第一次去莫斯科的红场,从地铁站下穿到街对面去,很宽的街,很长的地下通道,忽然听到了音乐,“是那种铺张的典雅的弦乐四重奏,迎面涌过来,推得我在心里一个趔趄,像突然间走到了水里。”
    就连我们口中的“人生难题:吃什么”,在顾湘笔下也突然呈现出某种哲学原理:“在一起吃饭是件温情而具体、实在、充填着生活的朴素的事——吃什么?吃的时候问:下顿吃什么?睡觉以前说:晚安——明天吃什么呢?”
    我知道她一定在那里爱过什么人,但书里没有明说,我也不想细探。我只是非常同意她那句“因为生活太苦,所以要品尝爱情的滋味。”
    在爱情里的人,很容易感受到幸福。“素昧平生的女人迎面而来,我们相互笑了,说新年快乐,就像我们熟识,像我的人生即是她的人生,我在此居住了很久很久,仍然满怀新鲜感走这条路,打量所有事物,所有事物像云一样在四面环绕的天上舒卷。”
    十六年过去了。当年的《东香纪》,变成了这本《在俄国》,顾湘在再版后记里写:“二十多岁还是十分年轻,太多情绪、太多闪念、太爱形容”。
    可是,年轻不就应该那样吗?“心思活络、情绪饱满、敏感、躁动不安……心总是鼓涨着,像被风一推就走的帆,像随随便便就漫溢出来的潭水。而且,年轻人是真的很忧伤的呀,你没有钱,前途未卜,又满怀梦想,年轻人怎么可能不忧伤呢?”(文/暄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