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23 09:09:20来源:中国新闻网
    19日11时24分,由加格达奇开往古莲的6247次列车抵达大乌苏站,48岁的居民郝春林走下车,郝春林的家就在3公里外的大乌苏镇里,阳光正好,郝春林接过列车员递过来的行李,乐呵呵地向家的方向走去。
    就在几天前,郝春林要想坐这趟车回家,还需要老伴儿带着儿子提前一小时来接,那时的到站时间还是凌晨3时05分,如果是冬季,地上积雪没及膝盖,走几步就会趔趄一下。
    由齐齐哈尔开往最北火车站古莲站的6245次慢火车,途经嫩林铁路线。自1978年起,这趟列车已经开行了43年,因为站站停,走得慢,它也被称为“齐古慢”,但是它曾有三个之最:这是一趟运行在我国路网最北端的“慢火车”——从北纬45度连接到北纬52度;这是一趟途经我国最冷区域的“慢火车”——冬季穿越零下50摄氏度的大兴安岭;这是一趟运营里程最长、停靠站点最多的“慢火车”——全程923公里,运行20小时50分钟,停靠65个站所,平均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停靠一次。
    
    6247次列车。张学鹏 摄
    在它停靠的65个站所中,有多达43个站所只有这趟车停靠。冬季大雪封山、公路封路,这趟车就成了沿途百姓进出大山唯一的交通工具。
    6245次曾是烧煤取暖的“绿皮车”,每年在9月中旬就进入供暖季,融易新媒体,烧工挥着铁锹把炉火烧得通红,送水工推着开水车往复送水的景象留在一代代山里人的记忆深处。
    “齐古慢”虽慢,却是让山里人走出大山的希望。今年57岁的王俊霞在古莲镇生活了30多年,以往靠务工为生,全家月收入不足3000元,近年来,王俊霞和老伴开始采摘红豆、蓝莓、蘑菇等山货,再坐着火车拿到城里去卖,一年收入近5万元,加上平时务工收入,两口子月收入能达到8000多元,儿女如今也都定居到了大城市。
    现在,王俊霞每月都要坐这趟列车前往齐齐哈尔,再转乘铁路无轨站,坐大巴前往甘南照顾上学的孙子,坐车时间长了,她和车上乘务人员都很熟悉,列车长吕宏伟在这趟列车上工作了十几年,每次见面,都会帮她提行李、扛山货。王俊霞说:在车上就和到家了一样,如果没有这趟车,她和家人就走不出去,儿女都得窝在大山里,日子也不会这样幸福。
    43年来,6245次列车从齐齐哈尔始发一路向北,往返全程都是夜间行车,特别是沿线小站到站时间都是深夜或凌晨,在一些没有站台的乘降所,只有一两位旅客上下车,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站在铁道旁的荒野,只能等着家人来接才敢回家。“有时冬天,大雪没了膝盖,我一个人下车后周边黑得看不到一米远,如果家里人不来接,都不敢回家。”郝春林回忆着。
    
    哈铁工作人员为旅客提供咨询服务。张学鹏 摄
    为了让边远支线地区百姓共享铁路改革发展成果,为群众办实事,4月10日起,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将6245/6次运行图调整优化,通过在加格达奇间停运行的方式,实现列车往返时间全部为日间运行,例如新天站以往到站时间为凌晨1时38分,如今上午9时54分即可到达,解决嫩林铁路沿线小站、乘降点居民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
    调图后的6245/6次列车既保证旅客可以日间出行,又让从古莲方向外出的旅客,可以在加格达奇站换乘快车直达省城哈尔滨,再接续高铁网通达全国,缩短大兴安岭与全国主要城市的运行时间。
    多年来,列车根据沿线百姓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在车上显著位置张贴‘山区老铁“微信二维码,旅客入群后可以联系列车乘务员,享受预定车票、捎带药品等服务。2020年,这趟绿皮车又更换了空调车体,彻底告别烧煤取暖的时代,让山里的居民出行又快又舒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