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05 11:28:09来源:云南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熊强 摄
    云南网讯(记者 熊强)“林草部门作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主力军,在“十三五”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12月1日,记者从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省林地面积4.23亿亩,森林面积达3.59亿亩,森林覆盖率达62.4%,森林蓄积量20.2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2.48亿亩,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年服务功能价值达1.68万亿元,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卫斌称,该部门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共落实中央和省级林草资金520.9亿元,是“十二五”的1.6倍。共完成营造林3700多万亩、义务植树5.3亿株,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项目396万亩;共争取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444万亩,位居全国第二。同时,启动了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7.9%。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修复,融易新媒体,湿地面积达921.69万亩。
    森林资源督查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了“绿卫”“绿盾”和打击“种茶毁林”等林草执法和专项整治工作,查处了一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加强森林草原灾害防控,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受害森林面积较“十二五”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71%和68%。有害生物成灾率连续5年控制在2.66‰以下,低于国家4‰的控制指标。同时,启动实施了10个县(市、区)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
    稳妥推进全省360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省90%以上的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加强极小种群拯救和旗舰物种保护,建立了30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保护点)、13个近地和迁地保护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受保护对象达67个。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亚洲象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0头增长到300头,滇金丝猴种群从2000年的1400多只增长到3000多只,在我省越冬的黑颈鹤数量从1996年的1600多只增长到3000多只。
    在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方面,以坚果产业、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为切入点,努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全省林草产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170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522.56亿元,年均增长达14%,林草产业已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此外,争取生态护林员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目前聘用的生态护林员达到18.3万名,居全国第一,平均每名护林员每年可获9000多元管护收入,有效带动78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王卫斌表示,下一步,全省林草系统将以实施重大工程、深化重大改革、完善重大制度为抓手,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精准提升林草资源质量,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以天然林为主体的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快推进全省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当好云南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和金山银山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