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3:30:22来源:北京青年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近日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目标是,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这一《指导意见》的发布,对我国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形成高中新的育人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考制度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牵牛鼻子”的改革,之前部分省市试点进行高考改革时,出现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跟不上改革节奏的问题,也由此引发社会舆论对高考改革的议论,包括高考改革何去何从的担忧。《指导意见》的发布,回应了社会舆论对高考改革何去何从的关切,更为重要的是,为建立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高中育人方式,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这有利于高考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有利于提升我国普通高中的整体办学质量。
    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是我国新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而满足学生的选择权,则需要高中育人方式的全面改革。毋庸置疑,在之前的高考改革试点中,一定程度存在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脱节的问题。比如,新高考改革扩大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那么,要满足学生的学科选择权,中学就应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而要推进选课走班教学,就需要相应的师资、办学条件做保障,同时,要建立适应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机制,还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等等这些在推进高考改革时,考虑并不充分。
    大家所见的是,由于师资、办学条件保障不足,实行新高考改革省市的有的高中学校限制学生的学科选择,把35种学科组合选择、20种学科组合选择变为有限学科组合选择;由于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个性化发展指导,而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由此出现部分学生功利选科,导致选科失衡;由于学校教育管理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选课走班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了。面对这些问题,有舆论质疑高考改革方案,认为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太超前,一些省份对高考改革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也有所顾虑。
    而扩大选择权的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只有扩大选择权,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培养新时代优秀的高中学生。问题在于,实行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深入推进高考改革的思路不是不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而是应该改革高中育人方式,以切实落实学生的选择权,让改革的价值得以体现。
    可以说,我国新高考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期,《指导意见》的发布,会拨开高考改革的迷雾,把招生改革、考试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一个整体,一体化推进。这既可以理解为以高考改革倒逼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也可以理解为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高考改革。
    当然,对于《指导意见》来说,最重要的是落实。《指导意见》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严禁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及奖惩学校和教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要把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等等。这对于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极为重要。事实上,实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全面提高我国普通高中办学品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