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8 04:05:56来源:羊城晚报
    □阅尽
    昨日本栏刊发《人文教育的无用之用》一文,引发各界对教育的思考。事情缘于广州一位大学老师对“二本学校”和“二本学生”现象的研究,其深感当下高校过分强调与就业对接,致使人文教育愈益边缘化,强调弥补这一短板。
    事实上,人文教育的薄弱与缺失,不只是大学或“二本学校”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界的大问题。若再不警惕,势将影响全民族的素质提升。
    近年来,学校教育的功利化色彩浓厚。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切都为了升学,“起跑线”越标越前。没进幼儿园就开始“早教”,然后是小升初、中考,学校家庭全都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考试占比重的科目就受优待受重视,其他的则视同鸡肋。大学的目标则直奔就业,抢办热门专业,学生争相往就业好、薪水高的专业挤。
    功利化的教育必然培养出功利化的人,学生变得越来越“实际”,眼前只有考试卷。看似成绩优“专业突出”,实则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低下。这种“人才”,又如何担当起栋梁之责?
    人文教育是教育的灵魂。呼吁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无疑触到了教育的一大痛点。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即点亮青少年心中的灯,让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个有知识有素养的创造者,而不是将其训练成单纯的就业工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