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3 00:12:57来源:金陵晚报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婕妤
    威武雄健的南朝石刻、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历经沧桑的明城墙、烟雨濛濛的鸡鸣寺……
    近日,一段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出金陵108景的视频,成功让南京再次刷屏。而这108张南京地标建筑都出自于一位在南京生活了18年的“新南京人”、中央美院李铁生工作室研究员卢山之手。
    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心愿
    当现实中的地标与卢山笔墨描绘出的金陵之景,在视频中融合对比时,不同艺术视角下的南京城画卷惊艳了全国各地的网友。“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传播、弘扬南京文化,并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卢山用4年时间始终埋首于自己的这份心愿,如今终于有了一丝成果。
    卢山告诉记者,这份心愿,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的家乡在东台,小时候每到过年过节,家里堂屋的东墙上就会贴上年画。夫子庙、双门楼、秦淮河……每天吃饭、玩耍抬起头就能看见这些南京的一物一景。”当年南京城的这些景物,在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卢山心中,深深埋下了烙印,“那个时候我就对南京非常向往,想到南京来。”
    大学期间,卢山终于如愿来到南京艺术学院攻读,后定居南京。居住在秦淮河畔的卢山,受到南京山水土壤的文化滋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来来往往之间,我总觉得需要将这些就存在于身边的金陵之景,通过我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于是从2016年开始,卢山决定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金陵城之景。
    每个景背后都有人文故事
    108幅的作品起自60万年前的“汤山猿人洞”,止于当代建筑地标河西“双子塔”,涵盖南京的山水城林、历史文化、现代风貌,凝聚着画家对古都金陵、新城南京的行走之旅和感悟之心。“作品以绿色为基调,诠释了人文绿都的悠久历史与创新禀赋。”卢山告诉记者,最初只打算留下48景的他,最终因为48景实在不够表现完整的南京,而最终一路扩展至72景,最终定格在108景,“看似是108个景,但其实每个景的背后都有人文故事,为此我也翻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
    4年来,卢山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全力投入金陵108景的创作中。中途因为实地走访考察太过劳累,甚至导致入院进行了一次小手术,不过在手术之后一两周,卢山又起身投入创作。在卢山看来,画家有三类,“一类是画喜欢的画,第二类是教书育人,第三类则是肩负社会责任,为社会服务。”而他希望为南京做后一类,“这些作品曾在金陵美术馆展出,但展览总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南京城的历史、地理、人文,融易新媒体,于是这次我做成了视频。”
    这一次,南京以这样的形式出圈刷屏,卢山也未曾料到,不过这让他觉得这些年的付出都值得。“在南京越久越能体会余秋雨评价南京的那句话,‘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城市,如今南京飞速发展,四季有绿色,一片生机盎然。我想让更多人看到这样的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