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0 00:14:35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 李佳泽摄制
    对农村老、病、残人口进行日间集中照护,解放贫困家庭劳动力促增收
    南皮建起7座“扶贫幸福院”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张岚山 通讯员南宝通)“‘扶贫幸福院’给我们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老伴有脑中风后遗症,在家离不了人。在这儿享受集中照料,还能干些手工活挣点零花钱。我也腾出空儿来,在村里的公益岗位上了班,增加了收入。”8月3日,在南皮县车官屯村,58岁的张淑同激动地说。上个月,南皮县在黄家洼、双庙、车官屯、中上桥、肖九拨、西康、小集7个试点村建设的“扶贫幸福院”,先后投入运营。
    
    8月3日,在南皮县车官屯村的“扶贫幸福院”内,老人在健身器材上健身。 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
    据统计,南皮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绝大部分是有老、病、残人口的家庭。这些家庭中,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成员需要照顾,进而使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不能外出务工,影响了家庭脱贫增收。针对这种情况,南皮县以建设“扶贫幸福院”为突破口,创建了农村老、病、残人口日间集中照护体系,融易新媒体,力图通过政府投入、医院运营、村委会参与管理,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老、病、残人口中有一定自理能力的人员进行专业性日间集中照护,解放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让困难群众个人生活质量获提升,家庭增收添力量,防止返贫增保障。
    “扶贫幸福院”入院人员由县扶贫办、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联合认定并公示,早上来、傍晚回,受照护、助康复、能娱乐、有午餐,并可在闲余时间选择在院内专门开设的“扶贫车间”从事简单手工劳动,挣取一定报酬。7座“扶贫幸福院”合计投资698万元。其中,中国残联拨款90万元专项支持这项帮困助残创新机制探索。
    车官屯村的“扶贫幸福院”由原来的村小学改建而成。两大排房屋不仅设置了休息室,还设有安全监控室、扶贫车间、娱乐室等。每个休息室内除两张普通床外,还设置一张医用护理床。
    
    7月9日,在南皮县车官屯村的“扶贫幸福院”内,老人在“扶贫车间”内从事简单的手工加工。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 摄
    “这是针对入院人员特点专门安排的,使用普通床有困难,可以住护理床。”南皮县人民医院院长刘玲介绍说,接手运营以来,除做好规范管理、午餐配送,医院还在每个幸福院派驻了一名有护理经验的人员,提供健康保障。
    在黄家洼幸福院的“扶贫车间”,几位入院人员正在做分装五金件的工作。
    “‘扶贫车间’是为入院人员开设的一条增收途径,对有智力缺陷的人员来说则主要起到‘工疗’效果,锻炼手脑的同时还能带来一些经济收益。”南皮县副县长禹水说。
    双庙村“扶贫幸福院”目前入住的7位老人分别来自本村及周边的5个村。“幸福院每周7天午餐不重样,没想到照顾得这么好!”王胜奎老人高兴地说。
    按照规划,未来,南皮“扶贫幸福院”将建成照料农村困难群体的资源中心和为村民提供更多服务的综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