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22 00:06:3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不在这个岗位可以不懂,但在岗位就拒绝做岗位的‘门外汉’。”这是昆仑山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称“青海油田”)采油二厂昆北第二采油作业区采油工刘福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虽然从事采油工作仅8年,但刘福强却通过勤奋好学让自己从一个筑路工变成了昆北第二采油作业区采油一班的班长。
    
    图为刘富强检查采油机。孙睿 摄
    地处昆仑山下的昆北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切可里克地区,距青海油田花土沟采油基地约60公里,这里地面海拔3000多米,气候常年干燥寒冷,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仅有2摄氏度。
    2004年,刘福强毕业后分配至青海油田路桥建设公司成为一名普通工人,作为修路工人,刘福强先后参加了内蒙、青海以及油田内部大小七八个项目施工,累计参与施工国家二级道路达200公里。他“精、准、平”的设备管理理念,使他在与推土机共战的岁月中,挖掘机设备维修费节约近10万元。
    “记得2004年到2007年,在路段蜿蜒的内蒙高原的黄土沟壑中,我和其他工人们一同奋战了四个年头,参建了近300公里的109国道。虽然辛苦,但回想起来,还是很充实的。”刘福强回忆说。
    2011年,青海油田路桥建设公司改革,刘福强转产至采油二厂,成为昆北第二采油作业区采油工。
    虽然早出晚归、风餐露宿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刘福强早已经习以为常,但采油工对他来说却是全新的岗位。
    “刚来的时候确实啥都不懂,我就跟着师傅学,师傅给我讲解的每个井的信息我都记在笔记本上,利用空余时间复习。”刘福强说,既然选择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
    从刘富强当采油工的第一天起,他就把岗位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同事当成家人。
    由于工作尽职尽责,刘富强凭借爱琢磨、爱钻研、不服输的劲儿,从一个对采油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遇到井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设备出现故障,他用实践经验的积累排除问题,尽大可能将损失降到最小。他每天按时查看所有远传功图,发现异常井及时进行诊断、及时处理。现如今,已成为昆北第二采油作业区采油一班班长。
    
    图为刘富强(左)与工友一同检测油井设备参数。孙睿 摄
    昆北第二采油作业区副经理刘亮说,“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是刘富强的学习理念,他们班组虽然人少,但刘福强对每口井的资料、习性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当井上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设备出现故障时,他用积累的实践经验排除问题,尽大可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我们班长工作起来特别认真,每次巡井,都走在最前面,最苦、最累的活都抢在我们前头。”昆北第二采油作业区采油一班采油工马富博说,每次同事生病,班长还悉心照顾,像家人一样。
    如今,昆北第二采油作业区成立近十年,部分设备老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但今年作业区成本管控十分严格,设备更新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为了不让设备带病运行,杜绝安全隐患,刘富强通过查资料、问厂家,对于自己能解决的毛病,全部自己整改。
    提质增效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刘富强在班组中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有效的延长了老旧设备的使用寿命,融易新媒体,降低了作业区易耗物资成本。
    这就是刘富强,朴实中透着一种坚毅,他真正地做到了“言行合一”,扎根在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为青海油田发展贡献着力量。(完)